奏响文旅融合新乐章——简评“成都·街子第七届萨克斯管音乐季暨第二届电吹管专场音乐会”丨西岭雪·音乐评论

2025-05-07 16:51:26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牛霄

吴元会 张林伟

2025年5月1日下午与晚上,青城山下的崇州街子古镇银杏广场热闹非凡,“成都·街子第七届萨克斯管音乐季暨第二届电吹管专场音乐会”在这里举行。这两场音乐会的举办,展现了电吹管艺术的蓬勃发展以及文旅融合在乡村振兴方面的强大力量。

相比2024年“五一”节的第一届,本届电吹管专场音乐会参演团队和人数均大幅提升。其中,参演团队由2024年的19支团队增加到2025年的30支团队,增幅达58%;参演人数更是由2024年的226人增加到2025年的538人,增幅达138%;两场专场音乐会演出总时长也从2024年的5个小时增加到2025年的近7个小时,增幅近40%。

这样的增长数据,直观地反映出电吹管在群众文艺生活中的普及率正在快速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触、学习并演奏电吹管,爱好者数量呈倍数增长。

从本届电吹管专场音乐会参演者的年龄来看,其年龄范围不断扩大是一个显著特点。

以中老年为主体的参演队伍中,年龄最大的演员已达80岁高龄,而最年轻的是阿坝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的18岁在校大学生,年龄跨度达62岁。这也充分表明电吹管受众群体的广泛,无论是历经岁月沉淀的老者,还是充满朝气的年轻学子,都能在电吹管演奏中找到乐趣与共鸣。同时,参演者身着整齐的服装,精神饱满,展现出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凸显了文化生活对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积极影响。

曲目的多样化,也是本届音乐会的亮点。

演奏者带来的作品丰富多样,既有根据经典歌曲改编的《在水一方》《草原之夜》等,也有从器乐独奏改编而来的《茉莉花》《月光下的凤尾竹》等,还有根据经典交响乐作品改编的《红旗颂》《红色娘子军序曲》等,更有《波兰圆舞曲》《西班牙斗牛士》等由国外经典音乐改编的作品。

这种多样化的曲目选择,极大地丰富了音乐会的内容,满足了不同观众的审美需求,也展现了电吹管在音乐表现力上的强大功能。

在演奏水平方面,本届参演者也有较大提升。

在曲目选择上更趋向专业化,而且许多团队根据自身演奏水平和风格等特点,对作品进行了适度改编,不仅丰富了演奏曲库,还充分调动了团员们的参演积极性。从实际演奏效果来看,各团队在音准和节奏把控以及团队默契配合等方面,都有显著进步,演奏更流畅、和谐,整体艺术水准迈上了新台阶。

近年来,四川省音乐家协会萨克斯管专业委员会洞察到电吹管发展的强劲趋势,为进一步规范和提升电吹管事业的发展,专委会于2024年设立电吹管发展中心,为电吹管的演奏和研究等提供专业性指导。同年5月1日,专委会联合崇州市文旅部门,在街子古镇举办了第一届电吹管专场音乐会,取得成功。第二届电吹管专场音乐会顺利举行,再次证明了这一举措的正确性和前瞻性。两届音乐会的举办,吸引了广大电吹管爱好者积极参与,也让电吹管音乐会与萨克斯管艺术季共同打造成为一个具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

以音乐健心,以文化惠民,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丽乡村是崇州市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之一。街子古镇作为千年建置的历史文化名镇,拥有独特的西蜀风光和川西水乡风貌。通过连续举办的六届萨克斯管艺术季和两届电吹管专场音乐会,提升了街子古镇的文化内涵和品牌影响力,吸引了更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促进了以街子古镇为核心区域的旅游发展,带动了整个崇州市的经济增长,也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未来,随着电吹管艺术的不断发展和文旅融合的持续推进,相信街子古镇将绽放出更迷人的艺术光彩,崇州也将在乡村振兴和文化经济发展的道路上迈出更坚实的步伐,为人民群众带来更多的福祉与惊喜。

(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

 

 

 

作者简介

吴元会,博士,西南科技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西南科技大学四川天府新区创新研究院艺术研究所所长,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四川省音乐家协会萨克斯管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兼电吹管发展中心副主任,绵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张林伟,崇州市文化馆馆长,四川省音乐家协会萨克斯管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