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书大师单田芳辞世 从此再无“下回分解”

2018-09-12 09:29:08来源:华西都市报编辑:梁庆

单田芳口中的“侠客世界”

“凡有井水处,皆听单田芳。”单田芳的一生,是跟评书艺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出身于曲艺世家的他,24岁便正式登台,说了56年的评书。从“30后”到“90后”,他的嗓音,陪伴了几代中国人的成长,也见证了评书艺术在他口中的辉煌时期。

《三侠五义》里众侠义除暴安良、行侠仗义的慷慨故事;《白眉侠》中为保国泰民安而不顾个人安危的侠客风骨;还有《乱世枭雄》里张作霖跌宕起伏的传奇人生……单靠一张口,单田芳就为观众们勾画了一个丰富多彩的武侠世界,展示了变幻莫测的评书艺术。当然,单田芳的评书代表作数不胜数,除此之外还有《三侠剑》《童林传》《隋唐演义》《水浒外传》等等。

在单田芳的评书生涯中,他是全国出版评书最多的评书演员。自1981年以来,他先后出版了近四十部评书,其中《大明英烈》入选《中国十大传统评书经典》丛书。他的评书风行全国大江南北几十家广播电台,《天京血泪》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时,听众多达六亿。

2012年,在第七届中国曲艺牡丹奖颁奖典礼上,单田芳获得终身成就奖。当时已经78岁高龄的他,依旧行走在评书艺术之中,深耕不辍。单田芳曾说过:“人的一生是非常难的。所以,我就总结了一句话:人生在世难难难,苦辣酸甜麻涩咸,起早贪黑为张嘴,争名夺利不停闲。”这样看来,他似乎已经将人生的风雨,融入到了他所说的评书之中。

世间再无“且听下回分解”

去年年底,单田芳还在微博上与网友互动,询问各位网友:“一直想了解大家最爱我的哪部评书?哪个人物?为什么?”这条微博的评论达到一千多条,被转发了将近五千次。现在互联网上的主力军“80后”、“90后”,大多都是在单田芳的评书声中成长起来的,他们在微博下讨论纷纷,有的说喜欢“一代枭雄”张作霖,有的说喜欢“脸皮厚”的房书安,也有不少人喜欢“白眉大侠”徐良。

当时,单田芳也是兴致高涨,不仅回复了很多网友的评论,还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我最喜欢的人物也是房书安,看来是英雄所见略同。一个受人喜爱的丑角,诙谐,幽默,胆小,重情义。”

可惜的是,不过数月的时间,传来的便是单田芳病逝的消息。而此消息公布不过片刻,“单田芳去世”的消息便封顶微博话题头条。网友“思雨梦江南”在微博上写下:“小时候,经常坐在炕上,听着单田芳先生的评书,妈妈或在织毛衣……愿单老先生走好,感谢您的精彩评书,为我的童年更多添一份欢乐与记忆。”

一代评书大师单田芳与世长辞,56载的评书生涯,带给世人无数的传奇故事,留给后人无尽的宝贵财富。他是几代人的回忆,也是评书艺术史上难以磨灭的烙印。正如网友所言:“自他走后,世间再无‘且听下回分解’”。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杜恩湖李雨心

巴蜀笑星纷纷悼念单老

单田芳曾来成都“泡茶馆”与李伯清共话“南北评书”

9月11日下午,著名评书大师单田芳去世的消息传到成都,李伯清、廖健等一众巴蜀笑星,纷纷表示沉痛悼念。廖健告诉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几年前,单田芳来成都,我和师父李伯清在武侯祠,接待过单田芳老师,与单老交流过南北评书艺术。”

单田芳生前与成都有着不浅的缘分。2007年4月,当时已经72岁的单田芳第一次来到成都游玩,他感慨于成都悠久的历史文化,更是沉迷在老茶馆的盖碗茶中。他先是参观了杜甫草堂、武侯祠等旅游胜地,又品尝了不少成都当地的特色小吃。后来更是专门跑到茶馆去喝盖碗茶,体验了一把地地道道的成都人生活。“这次来了才发现成都的茶馆真是太好了!”单田芳不仅对成都的茶馆文化赞不绝口,还顺便赞了一把成都的茶,感叹成都茶馆“适合大众”。

同年8月,单田芳再次来成都,跟本土散打评书的创始人李伯清,上演了一场“南北评书”的交流碰撞。他们在武侯祠相见恨晚,共话“南北评书”的差别和发展。在两人会见的当天下午,李伯清率领四位弟子廖健、闵天浩、叮当、万喜,早早地赶到了武侯祠。当单田芳握着一把折扇出现在门外时,李伯清连忙跨步相迎。两位大师先是隔着门槛相互作揖,随后四手紧握。在寒暄之后,李伯清向单田芳送上自己手书的“书坛泰斗”以及亲手绘写的折扇作为见面礼。

一位是名震华夏的评书泰斗,一位是本土散打评书的创始人,两人相见,自然免不了切磋一番。李伯清先是命四位弟子展示了各自的拿手绝活。随后,李伯清还亲自出马,即兴散打了一段发生在单田芳身上的逸事。单田芳也不甘示弱,起身表演了一段传统评书《张作霖手黑》。南北评书的特色展现得淋漓尽致,让现场所有人大饱耳福。

遗憾的是,单田芳的辞世,也让这样的场景成为了绝唱。“我向单田芳学到了宝贵的评书艺术,单老师去世,我们表示深切怀念。”廖健说。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杜恩湖李雨心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