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海外发行:情感契合是关键词

2018-10-19 08:55:03来源:光明日报编辑:梁庆牛梦笛

  近年来,随着中国文化越来越受到海外市场的欢迎,中国电视剧从内容到制作都日益与国际接轨,其“出海”图景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题材从单一走向多元;受众面开始从狭窄向宽广掘进;播出平台也逐渐从小众的卫星频道进入海外的主流频道、黄金时段。

  今年6月7日登陆蒙古国的电视剧《小别离》再次印证了国剧“出海”的三维升级过程:在蒙古国收视率最高的电视剧频道亚洲影视频道(ASIAN BOX)一经播出,迅速超越同档期韩剧,在同时段收视率排行榜上登顶,成为蒙古国观众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作为一部现实主义题材影视作品,《小别离》走红海外,不仅让人们看到了国产电视剧“扬帆出海”在题材上的广阔空间,也为中国电视剧提升海外影响力提供了新思路。

  1.找准各国人民共通的情感

  近年来,随着中国影视剧制作能力和生产水平的提升,“扬帆出海”的国剧规模不断扩大,海外影响力逐渐提升。以蒙古国为例,中国影视剧在蒙古国的市场份额已从2014年的不到7%增加到2018年年初的18%。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际合作司副司长周继红在前不久举办的中蒙影视交流会上表示:“目前已有一大批优秀的国产影视作品在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热播,这样的影视交流合作已经成为国与国之间人文交流的重要力量。”

  其中,现实主义题材凭借鲜活的故事和生动的表达逐渐脱颖而出,受到海外观众的喜爱,成为他们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窗口。在非洲,2012年《媳妇的美好时代》一度风靡坦桑尼亚等国家和地区,甚至造成了“万人空巷”的场面;在亚洲,去年夏天蒙语版《生活启示录》创造的多项收视率纪录还未淡去,今年《小别离》的引进便再次点燃蒙古国观众追剧热潮……而这些反映家庭伦理等题材的中国影视剧之所以能在海外市场中占一席之地,在《小别离》出品公司柠萌影业总裁苏晓看来:“是因为它们能在寻常生活的真实折射中反映具有国际共通性的情感价值。”

  以《小别离》为例,该剧将镜头对准了亲子关系与教育问题,细腻呈现出了不同阶层的家庭在面临相同问题时的困惑与选择,又让所有的矛盾与纠结化解在亲人之间的脉脉温情中,给人以生机和希望。据《小别离》制片人徐晓鸥介绍:“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为了让作品更加贴近生活,剧组花费了大量时间进行前期采访调查,从生活中汲取了许多鲜活的案例和真实的细节,同时寻找对题材最有感触的编剧操刀撰写故事。”因此,即便在跨文化语境下,剧集所描绘的相似生活境遇,所蕴含的普遍人类情感依然能够击中千万家庭的痛点,不少蒙古国观众纷纷在亚洲影视频道(ASIAN BOX)影视剧频道脸书官方网页上留言,期待能够看到更多此类型的中国影视剧。

  对此,亚洲影视频道(ASIAN BOX)总监敖特根巴图表示:“像《小别离》这样的中国电视剧在蒙古受到如此热烈的追捧也在意料之中。”在9月25日于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举行的中蒙影视交流会上,他对中国电视剧的品质和其对文化交流的意义极力推崇。他说:“近几年,反映普通民众生活气息和当下中国社会状态的电视剧进入市场,迅速俘获观众的心。一方面,剧集中展现的生活状态让蒙古国观众感到新鲜,另一方面,其中蕴含的极具当下性的价值观唤起观众的共鸣。这样,不同文化生态就被一部剧联系到了一起,因此,这两年中国电视剧在蒙古国的收视率不断攀升,已远远超过韩剧。”考虑到目前蒙古国对中国电视剧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他们还将继续引进更多的中国电视剧,让蒙古国人民跟中国人民一样,在电视剧中找到情感归宿。

  观众的反馈无疑给影视从业者推动国剧“走出去”指明了新的方向,即秉持现实主义创作态度,让观众从作品中看到带有现实温度的真实中国,引发价值观共鸣。正如苏晓所言,现实主义作品应该“立足现实生活”,这不仅是“走出去”的前提,也是作品的立身之本。

  2.影视剧出口还应把好文化关和语言关

  如今,国产剧已出口到了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整体的数量和题材也在增加和扩充。但是,尽管国剧“华流”初具规模,比起韩剧、美剧,国剧的文化影响力辐射范围仍旧有限。在阿里巴巴文化娱乐集团大优酷事业群剧集中心总经理马筱楠看来:“国剧的困境与困惑,既有突破圈层的难题,也面临打破价格天花板的瓶颈。”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至2016年,中国出口电视剧主要面向东南亚、日本、韩国等地缘文化相似或相近的国家,但出口至欧洲国家的电视剧数量却多有波动,就整体而言,“东热西冷”的格局难见突破性转变。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国剧尚未能找到较好的方法越过不同文化——尤其是差异较大的文化之间的重重壁垒,用外国观众可理解的方式和口吻讲好“中国故事”。

  虽然国剧创作者们已经意识到,通过故事内核中蕴含的人类共通的情感的确能提高观众对作品的接受程度,但若承载这些情感的故事本身不能为观众所理解,那么传播效果恐怕也将大打折扣。这在国剧出口欧美国家时尤其常见,典型的例子便是《甄嬛传》。这部在东方历史美学下诞生的古装剧,在日本和韩国电视台播出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但是在北美却遭到冷遇:无论是其中的复杂人际关系,还是人物间东方式隐晦含蓄的言语交锋,都增加了西方观众的理解障碍。此外,欧美观众习惯了强情节、快节奏、多线交织的剧集,因而国剧迥异于美剧的叙事方式和节奏也常常让不少欧美观众无法适应;但若要迎合他们的观剧口味,又不免丢失中国叙事艺术的精华。

  文化之外,语言也是影视作品“走出去”的重要障碍。纵观在海外传播取得成功的国剧,无不是在译制上精雕细琢,竭力让译制语言本土化。如《媳妇的美好时代》《北京爱情故事》等剧成功进入非洲市场,便是归功于其原汁原味的译制和配音,在赢得观众的亲切感和认同感的同时,又尽可能忠实地传达了剧集内容的精华。但目前国剧的译制水准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并不能很好地减少因语言、历史背景、文化传统、社会制度的差异所带来的“文化折扣”,尤其是对中国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特有名词,误译、错译、生硬直译的情况还时有发生。

  尽管由政府牵头的官方对外影视译制项目如中非影视合作工程、喀尔喀蒙古语译制项目等在短期内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从长远来看,影视译制专业人才缺乏仍是制约影视译制水准的一大瓶颈。陕西教育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系副教授高晖指出:“影视译制翻译必须经过专业的语言训练和实践检验,对译者有较高的要求,虽然目前我国懂外语的人很多,但符合影视译制翻译要求的人才却严重不足。”

  可见,中国影视剧要想在国门之外,尤其是欧美国家的影视市场中获得强有力的话语权,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在文化评论人何天平看来:“要想真正在海外站稳脚跟,成为影视剧出国大国和强国,国剧必须改变几十年来的行业习惯,重新塑造工业标准和叙事体系,在文化、语言两道关上对标国际制作,形成国际化的制作理念。”这必将是一场持久战,但令人欣喜的是,不论是影视从业人员还是政府都已经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并正在逐步将计划付诸行动。

  3.国产电视剧海外市场可期

  据统计,2017年,中国生产故事影片970余部,电视剧产量约为1.5万集,生产数量保持世界第一;中国目前具有资质的电视剧制作机构超过1.8万家,有14家影视制作企业上市,社会投资活跃。无论是生产量还是制作主体都获得极大丰富的影视产业,在满足国内市场后走向国际市场已成为必然。

  此外,海外市场对中国影视剧的需求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还将处于上升期,正如周继红所言:“现在中国模式、中国方案、中国经验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他们也希望通过中国的影视剧来了解中国。”因此,观照中国现实生活、反映中国人民喜怒哀乐的好故事、好作品永远不愁在国际市场上没有立足之地。

  不同于早年国剧“出海”先要在国内引起轰动、取得不俗的收视成绩,才能被国外网站看中进而收购版权,2017年播出的《择天记》和今年暑期档播出的《扶摇》都尝试了国内外“同步播出”的模式,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全球同步播出的模式,体现出国产剧在海外的影响力正在逐渐扩大。据徐晓鸥介绍:“《小别离》续作《小欢喜》日前在北京开机,该剧也有海外发行的愿景,此次去蒙古国向观众介绍了《小欢喜》,大家都非常期待尽快能在蒙古国看到《小欢喜》。”

  最重要的是,在推动国剧自我提升、接轨国际的道路上,永远有一批坚定不移的人在前行。今年,借着上海电视节的平台,这些影视制作者会集一堂,共同探讨了如何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这一命题,就逐步完善影视工业化体系、健全行业人才保护机制等话题从自身的影视出口经验中提炼出了有益思考。尤其对于中国影视剧打进北美市场这一难点,提出了“建立国际标准”和“抱团出海”两大策略。苏晓表示:“真正能够让国产剧之舟扬帆出海的,是国际化的剧集制作水准和能够跨越文化差异、引起全球观众共鸣的优质内容,因此,必须沉下心去研究跨文化受众的收视兴趣,在东西方文化价值观上找到契合点,在制作之初就兼顾两方面市场。”

  在政策支持方面,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多次组织跨文化影视交流活动,带着优秀作品和影视制作主体远赴俄罗斯、蒙古国等地交流、展映。其中,由国家广电总局策划的“影像中国”播映活动更是联合驻外使领馆,精选优秀影视作品在境外主流媒体播出并配套举办宣传推广活动,向世界观众介绍一个全面、立体、真实的中国。

  (本报记者 牛梦笛 本报通讯员 叶奕宏)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