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郑志浩
近日,四川成都等地遭遇强降雨。雷暴、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来袭,不仅中断了户外爱好者的活动进程,也为户外露营等活动带来一定安全风险。
当户外露营遭遇强降雨,露营地有哪些防范措施?户外爱好者要避开哪些风险点?记者就此采访了业内人士。
从选址到消杀,多方面措施保障营地安全
位于成都兴隆湖畔的飞放艺术营地,大大小小帐篷分布在草坪上,共有30多顶。该营地副总经理肖文进介绍,户外露营地在防范突发极端天气尤其是强降雨上,一方面需要在选址和建造阶段预先规划,另一方面要做好天气情况跟踪观察、实时应对。
以飞放艺术营地为例,该营地在选址阶段选择了有一定坡度的区域,借助兴隆湖附近的市政排水管网和渗透式雨水井,可以迅速排掉积水。并且,户外帐篷、天幕的防水等级较高,可以应对短时雨水的冲击。
飞放艺术营地的防滑草毯和防雷帽(受访者供图)
“在实时应对上,我们有工作人员专门监看天气预报,发现有突发的强降雨预报就要做好提示乃至疏散工作,组织向上撤离至营地的室内艺术馆、餐厅等地。”肖文进介绍,近期营地遇到突发强降雨,为方便老人和小孩上撤,专门在草坪上铺设了防滑地毯,避免失足打滑。同时,营地配有必要的雨具、急救包和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工作人员也完成急救培训,具备相应的施救资质。
除了雨水的侵袭,肖文进还提到防范雷击也是重要一环。由于营地一般都在户外开阔地带,帐篷等露营装备有金属尖端,有可能受到雷击。为此,营地在帐篷上安装了防雷帽,用绝缘材质降低雷电通过帐篷传导的风险。
玉屏山旅游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巫柄松同样提到了露营地防范雷击的举措。企业在眉山市洪雅县玉屏山国家森林康养基地布局有多片露营场地。在专人监看在线天气预报的基础上,企业还在玉屏山协调安装了一座微型的天气监测站,让本地区天气预报更准确。
巫柄松介绍,在主打森林体验的露营地片区,工作人员会劝导户外爱好者避免携带有金属尖端的露营装备进入森林,并提供露营引导服务。此外,营地也有露营注意事项的二维码指示牌,消费者扫码即可查看户外露营的注意事项。
强降雨后,营地还要完成必备的消杀工作。肖文进提到,强降雨后容易滋生蚊虫、传播疾病,该营地还在每次强降雨后用专门的杀虫剂进行消杀,减少蚊虫带来的疾病风险。
户外露营帐篷安装示意图(图据中国登山协会“全国户外安全教育计划”公众号)
支招避险,业内人士为露营爱好者划重点
对户外露营爱好者来说,其目的地一般有两类,一类是城市郊区附近的营地,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另一类是山区内的自然地带,基础设施相对较差,地形差异大,遇到强降雨后的安全风险要偏高。
针对第一类城市郊区附近的营地选择,肖文进建议爱好者需要做好考察,优先选择庇护所相对稳定的营地,例如有混凝土建筑物或集装箱等相对坚固材质改建的临时建筑。这些建筑适合作为避雨、休息的场所,一旦遇到强降雨抗风险能力更强。“如果营地里面单纯只有露天帐篷这一类庇护所,抵御风雨的能力就要更差些。”
山区内的自然地带的露营活动,需要更谨慎的筹划和行动。“暑期和汛期有重叠,从安全风险来说,还是不建议这一时段进山露营等,我们组织的学生户外实训也尽量避开这一时段。”四川旅游学院运动与休闲学院教师张伏友建议,爱好者在每一次户外出行前都要提前研判目的地的地理、气象条件、预警信号,反复查看目的地天气预报,及时对户外行动快速果断进行决策,避免在强降雨天气露营。
在露营地选择上,由于山区天气多变,即使是晴朗天气也要谨慎做好扎营地点的选择。张伏友介绍,选址应避开河漫滩、河道附近、山体陡坡、高崖下方等危险地段,与河流保持一定距离,不要在河滩、河床、溪边及山谷低洼地带扎营,警惕水位突然上涨。
另外,爱好者要避免深入山林等未开发区域,行程需告知亲友并保持联络,营地需要尽量选择附近有当地居民居住的地方。“例如靠近当地的民宿、农家乐这些地方,在遇到突发情况时,这样有就近的庇护所可以遮风挡雨,也方便向当地人呼救求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