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节文旅热力值拉满 绵阳A级景区接待游客近400万人次丨赏金秋庆双节

2025-10-09 16:46:15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牛霄

越王楼下游人如织。

四川在线记者 王晋朝

“从重庆出发走九绵高速,3小时就到了北川!”10月5日傍晚,曲山镇石椅羌寨的篝火广场上,重庆游客吴女士正跟着羌族同胞跳沙朗,咂酒的清香与欢歌笑语在山谷间回荡。

这个国庆中秋假期,随着九绵高速全线贯通,绵阳北部山区迎来“流量井喷”——平武县接待游客36.576万人次,同比增长24%;北川九皇山景区更是创下佳绩,综合收入达2666.898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1281.392万元增长108.13%。

交旅融合带来的爆发增长只是绵阳今年双节文旅表现的一个缩影。

数据显示,10月1日至8日,绵阳41家A级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398.93万人次,同比增长45.47%;实现门票收入2577.54万元,同比增长15.77%,旅游综合收入达41.24亿元。这场“有热度、有温度、有深度”的文旅盛宴,不仅展现了“科技城+文旅城”的融合魅力,更彰显了绵阳文旅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

时光里集市

高位统筹下的“先手棋”:从顶层设计到精准引流

“要让游客来得舒心、玩得开心、留得安心。”节前,绵阳市委、市政府专题部署双节文旅工作,确立“抓好市本级、统筹主城区、指导县(市、区)”原则,构建起“全域联动、上下协同”的工作格局。

系统策划激活全域资源。作为2025年四川省“万人赏月诵中秋”集中展演活动主办地,绵阳以“科技+文化”为主线,推出“科技之眼·涪江回响”国庆系列活动,千架无人机在涪江上空演绎“齐天大圣”光影秀,搭配“科学家启蒙馆”“XR超现实空间”等互动项目,吸引超20万人次参与。

各县(市、区)同步发力:江油大剧院连续三天上演音乐剧《将进酒》,李白纪念馆推出古筝音乐会与古风文艺汇演;安州举办第四届汉服文化艺术节,千名游客着汉家衣裳共祭月神;梓潼以“文昌星耀大蜀道”为主题,邀请1200余名学子参加“开笔礼”,联动健走大赛、健康夜市激活夜间经济。

立体宣传打通客源通道。依托九绵高速通车契机,绵阳瞄准川渝、陕甘客源市场,通过央省市媒体矩阵持续发声。

“川超”联赛绵阳主场赛事成为引流“爆点”,三台县体育场不仅迎来数万名球迷,配套的农特产品展销、非遗展示更带动消费热潮。政策红利同步释放:参赛球员、教练凭工作证可免全市A级景区首道门票,观赛观众在赛事前后7天内享同等待遇;“全民看电影”活动推出“城市平衡价”票、早鸟优惠,联动景区打造“电影+旅游”消费链。此外,非绵阳籍小型汽车轻微交通违法“只警告不处罚”的柔性执法,让游客出行更添暖意。

川超比赛当天,潼川古下火爆观看的场面。

 

北川篝火晚会吸引游客

“文旅+”融合的盛宴:科技赋能与文化浸润的双向奔赴

180余场文旅活动、65场重点项目,绵阳以“文旅+”为笔,在国庆中秋的画卷上绘就多元精彩。

科技与传统碰撞出新火花。罗浮山温泉康养小镇的天池湖畔,光影水秀以水为幕、以光为笔,打造沉浸式视觉盛宴;绵州酒店推出的“昆虫博物馆探秘”“DIY冰皮月饼”“童梦小屋灯光秀”等亲子活动,让游客日均停留时间延长至6小时。九皇山景区将羌族文化与现代体验结合,秋季徒步、神话NPC巡游、星空电影等活动,让游客在山林间感受“一步一景、一景一故事”。

红色旅游点燃家国情怀。两弹城景区内,游客通过实物展陈与互动体验,重温“两弹一星”精神;安州区举办“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红色历史展”,“抗战知识盲盒问答”吸引千余名青少年参与。全市各地同步开展“喜迎国庆”书画展、“歌唱祖国”歌咏比赛等百余场活动,让红色基因在文旅体验中代代相传。

夜间经济点亮消费新场景。江油大剧院《将进酒》音乐剧连演三天座无虚席,带动周边餐饮、住宿消费增长35%;梓潼“康养潼城”健康夜市汇聚特色小吃与文创产品,日均客流量超万人次;李白故居·时光里街区的文创集市上,非遗手作、绵州美食让游客一站式体验“舌尖上的诗城”。

从涪江之畔的科技光影到剑门蜀道的古风雅韵,从红色圣地的精神洗礼到羌寨苗乡的民俗狂欢,绵阳以“有准备的热度”“有温度的服务”“有深度的体验”,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文旅答卷。数据显示,假期全市旅游综合收入中,文化体验、餐饮住宿、交通购物等消费占比达93.7%,“流量”正加速转化为“留量”,为建设中国科技城注入文旅动能。

绵阳九皇山

(图片由绵阳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提供)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