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杰瑞 四川在线记者 薛剑
8月7日,第12届世界运动会将在成都拉开序幕。壁球、泰拳、潜水、尾波冲浪、跑酷、飞盘、棍网球、腰旗橄榄球……一众名字“小众”甚至“陌生”的世运会项目,凭借观赏性高、规则独特,成为四川近年来运动健身的新宠。
2019年,在澳大利亚黄金海岸,成都赢得2025年世界运动会举办权。随后,一股由世运新潮运动项目引领的运动热,在四川铺天盖地地展开,越来越多“小众且陌生”的运动项目,逐渐被成都市民所熟知。尤其“爱成都·迎世运·动起来”“世运课程活动”等世运会推广活动的相继举行,使世运会众多比赛项目成为市民日常运动健身的首选。
7月30日,成都雅士拉丁舞艺术学校灯火通明,许多舞蹈爱好者、学生随着音乐律动尽情起舞。此外,人民公园、音乐广场,市内绿地小花园,也有许多舞蹈爱好者在跳舞。据统计,成都常年坚持体育舞蹈健身的市民近3万之众。“有的小孩4岁就开始学跳舞,六七十岁跳爵士舞的爷爷、奶奶同样不少,成都跳舞的群众基础非常深厚。”雅士拉丁舞教练马福春说。作为世界四大体育舞蹈名城之一,世运会体育舞蹈的比赛项目让舞蹈爱好者和市民们都很兴奋。“在家门口就可以观摩世界级的体育舞蹈,这种机会很难得,无论如何都要去现场感受。”舞蹈爱好者吴婕说。
“拳击”这股热潮也在迅速传导至民间。世运会赛事尚未开幕,成都已有多家专业搏击俱乐部推出泰拳、自由搏击体验课,报名者中不乏年轻白领和大学生。7月25日晚,成都市太升路一点格斗馆内正进行着一场火热的泰拳训练。“泰拳上手有些难度,主要是动作的练习。我在这学了快一周,基本明白了泰拳的规则。”在校大学生小李给记者讲解说,“泰拳每回合3分钟,通常打3回合,通过有效击打头部(3分)、躯干(2分)和抱摔(控制10秒1分)来得分,一方倒地10秒无法起身或领先15分获胜。”小李坦言,世运会的到来,让他找到了喜欢的运动项目。
水上项目无疑是成都市民的最爱。7月28日,三岔湖马鞍山赛场上,不少游客在排队体验水上新项目——尾波冲浪。这项运动因其炫酷姿态和亲水特性,瞬间俘获众多运动爱好者。“今天体验了一次尾波冲浪,非常喜欢这项新运动,很期待世运会尾波冲浪的精彩比赛!”刚体验完尾波冲浪的李菁菁说,以前冲浪要去三亚这些海边景区,现在开车半个小时来三岔湖就能体验,这种感觉棒极了。
本届世运会,三岔湖马鞍山赛场、桃花岛赛场将分别举行滑水(索道滑水、尾波冲浪、尾波滑水)等3个项目的比赛。据工作人员介绍,尾波滑水与尾波滑水强调力量与技巧的结合,在比赛中,运动员借助船尾波浪在水域中完成空中翻转、抓板等高难度动作,裁判员根据运动员的比赛难易程度以及表现打分。
索道滑水是每位运动员需自选动作,由高空索道系统牵引,在静水湖面利用8个障碍物道具完成障碍跳跃、绕标竞速等动作。目前,全国范围内仅3处索道滑水场地。该项目将在世运会后持续运营,辐射四川及西南地区,滑水、滑板等板类运动爱好者和专业运动员可来此体验、训练。
在成都龙泉驿区“TD25城市蓝洞”潜水馆,市民无需远赴海边,就能在家门口体验“深蓝秘境”。负责人唐啸鹏介绍,该馆拥有25米深恒温泳池,集水下摄影、潜水考证、竞技训练、装备销售于一体。“暑期叠加高温,预约量比平时多4倍,周末需排队。”工作人员正忙着整理浮力背心、防寒衣、脚蹼等装备,迎接下一批学员。
在天府新区兴隆湖浪速运动码头,每天都有体验皮划艇的市民身着救生衣,手持桨叶向湖心划去。这样的场景,在成都的东安湖公园、桂溪生态公园、锦城湖等处并不鲜见。
事实上,不仅成都,绵阳、德阳、眉山等市州,也有越来越多的市民因为世运会的推广参与到这些新潮项目中。京东运动数据显示,成都的运动人群以26岁到35岁年龄段为主,占比为39%,超出全国同年龄段5个百分点。
成都市体育局局长王毅说,从“大运”到“世运”,从城市风貌到锻炼设施,从体育产业到运动消费,体育精神已融入成都的每一寸“肌理”,为“巴适之都”增添了拼搏奋进的城市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