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馆建设激活乘数效应
《经济日报》记者 刘畅
近日,成都世运会男子垒球、软式曲棍球、棍网球等多个项目在世运场馆展开角逐。本届世运会共设27个竞赛场馆(场地),其中不乏曾承办大型国际赛事的场馆(场地),它们是承载比赛的场所,也不断激活着赛事经济的乘数效应。
桂溪生态公园(东区)举行的是成都世运会掷准飞盘项目的比赛。走进赛场,可以看到起伏的小山丘上布满了盘道,参赛者需要选择不同规格的飞盘,沿着盘道绕过树木、草丛、水域等自然障碍物向目标筐推进,用最少的投掷次数将飞盘投进目标筐内。“这是飞盘首次被纳入世界运动会比赛正式项目,比赛场地的看台能容纳500多名观众。”成都世运会高新赛区球类飞盘项目场馆中心执行副主任宋宇康告诉记者,完赛后,桂溪生态公园将开展复原工作并逐步恢复开放。
桂溪生态公园是一座长期面向公众开放、以“运动活力、休闲时尚”为主题的潮流文化公园。占地1400余亩的公园内分布着餐饮、运动、时尚等各类新兴消费业态。“去年,我在公园里一家餐厅为孩子办了生日聚会。公园活动面积大、游乐设施齐全,餐厅性价比也不错。”成都市民余蕾的家离桂溪生态公园驾车约7公里,她称赞公园是理想的聚会场所。
不止桂溪生态公园,成都世运会所有场馆(场地)均通过局部功能调整或临时搭建而成,没有新建场馆。赛后,所有采购的竞赛器材都将统筹用于竞技项目训练、青少年人才培养、全民健身开展和专业赛事筹办。同时,结合教学安排和营运活动,成都世运会按照“一馆一策”合理安排场馆使用时序,尽可能缩短对在营场馆的占用时间。
节俭办赛理念贯穿于场馆建设的始终。位于成都东部新区的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天府校区台球场馆举行的是开伦台球、花式台球、斯诺克3个分项竞赛。“8家企业为场馆提供了全部竞赛专项物资的捐赠,场馆内包括电缆、电箱、办公桌椅在内的基础设施均为租赁而来,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我们通过缩短建设周期的形式缩短租赁周期。”中建四局(四川)建设有限公司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天府校区台球场馆项目负责人胡雷说。
成都高新体育中心全民健身馆内的壁球和短柄墙球比赛场馆形如一个个“玻璃格子”。所有的地板材料均为租赁,比赛结束后可以拆除并回收利用,这样的建设理念不仅符合环保要求,也缩短了设施的占用时间。
节俭办赛、精打细算的“账本”清晰可见,场馆建设所发挥的拉动消费、带动人气的作用有望在赛后长期为成都体育事业发展添彩。
成都高新体育中心综合馆曾在2024年举办过汤姆斯杯暨尤伯杯赛,内部设施相对完善。成都世运会期间,武术和力量举项目的比赛在这里举行。“约2000平方米的比赛场地通过远程温度控制,可保证室温控制在26摄氏度左右,并提高室内舒适度。”成都世运会高新赛区武术力量举项目场馆中心执行副主任代金作说。
2024年汤姆斯杯暨尤伯杯赛举办时恰逢“五一”假期,成都通过发放3轮“汤尤”专项消费券,推出40余场促销活动,赛时入场观众累计7.5万余人次,其中外地观众占比48.8%。除了门票收入外,不少场馆通过高密度、高规格的文化演出持续产生经济效益。
体操、拔河等比赛项目在成都东安湖体育公园举行,这里曾多次举办过大型演唱会、音乐节。2023年至2024年,东安湖体育公园举办大型演艺活动83场次,累计吸引观众约196.8万人次,票房收入约12.67亿元,拉动景区景点、交通出行、酒店住宿、餐饮购物等周边消费规模超86.2亿元。
刊于《经济日报》2025年8月8日 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