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陈宇 摄影 向宇
“刚刚落水的照片别发啊!”8月8日上午,世运会索道滑水项目资格赛开赛,来自内江的川籍运动员熊音茵参加了比赛,由于滑水板出现断裂,熊音茵在完成第一圈最后一个跳跃动作时出现了失误。
熊音茵今年14岁,是参加索道滑水项目年龄第二小的运动员。“对手都很强,我要做的就是享受比赛本身就好了。”
“我是2020年接触,并爱上滑水这个项目的。”熊音茵说,在成为滑水运动员之前,自己主攻跳水,“但是滑水这个项目太有魅力了,我真是爱得不行。”
熊音茵在比赛中
谈及滑水项目的魅力在哪时,熊音茵用了“刺激”这个形容词,“跟着索道或者摩托艇‘破浪’冲刺的速度感以及腾空翻越完成动作时的失重感都能让人感觉到‘刺激’。”此外,她还表示滑水项目的日常训练也充满了乐趣,完全不会感到枯燥。
近年来,滑水运动也越来越成为四川体育爱好者的选项之一,每到夏日,成都及周边地区的不少公园水域都能看见桨板、冲浪等水上运动爱好者的身影,不少年轻人都将其视为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我自己也买了桨板,周末会到简阳的一个俱乐部去玩水。”现场观众唐宇豪表示。
熊音茵在比赛中
“成都世运会是一个很好的舞台,尤其是我们的运动员作为火炬手在开幕式上点燃世运火炬,让更多的人知道了我们这个项目。”中国滑水队教练蔺全喜表示,作为奥运会的“试验田”,不少奥运会项目都是从世运会走出来的。“希望能通过成都世运会让这个项目有更好的群众基础,助推我们进入奥运序列。”蔺全喜说。
政策层面的支持,让滑水等水上运动项目的发展得到了有力的推动。《成都市“十四五”世界赛事名城建设规划》明确将水上运动、极限运动等作为重点发展项目,拓展市场化运营模式。
熊音茵在比赛中
2024年4月,中国特技滑水队训练基地落户眉山青神县。该县依托岷江航电工程形成的2万亩平湖,为项目提供训练场。该基地以青少年培养为主,已开展多次公益培训,吸引全国青少年参与。
“我是第一次参加世运会,成绩对我来说并不重要,更重要的是积累经验。如果有观众因为我的比赛而喜欢上这个项目,就更好了。”采访结束后,熊音茵还提醒记者:“别忘了帮我拍点帅帅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