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运手记丨当金牌邂逅熊猫:一场赛事与一座城的“双向奔赴”

2025-08-17 21:47:30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牛霄

四川在线记者 陈宇

8月17日,一枚可开合的银色熊猫奖牌在波兰选手贾诺拉卡手中轻启,太阳神鸟徽章在三岔湖畔的日光中流转。此刻他终于懂得中国蹼泳选手许艺川的感慨:这枚会发光的熊猫,原是整座城市的温暖馈赠。

世运村“成都礼物”店铺里,俄罗斯运动员第二次推门而入时,脱口而出的不再是客套的“hello”,而是一声惊喜的“It‘s you!”。两天前她买走的三个“潘嘟嘟”熊猫盲盒,此刻已化作她对这座城市的亲密认同。

成都世运会的赛场内外,体育的激情与城市的脉动深度交融。体育精神与天府文化,在这场盛会中完成了一场动人的“双向奔赴”。

留下的纪录:

新高度与趣赛事的相互成就

成都体育学院游泳馆的碧波堪称“世界纪录摇篮”。短短四天赛程,这片泳池便见证了救生、自由潜水、蹼泳三个项目13项世界纪录和9项赛会纪录的诞生。此外,本届世运会,累计打破18项世界纪录,创下历届世运会新高度。

这成就,是成都高水平办赛实力的最佳注脚——4600人竞赛管理团队的周密组织、1133名技术官员的精准执裁、1.3万名保障人员的无缝协作,共同构筑了运动员突破极限的坚实舞台。

蹼泳比赛现场

与此同时,这场汇聚了全球新奇项目的盛会,也为成都注入了独特的活力与记忆。当中国选手、“点火女孩”徐露的冲浪水波在三岔湖畔激起热烈的浪花,当龙舟竞渡的鼓点第一次在锦江水面震撼擂响,这些前所未有的“趣赛事”场景,已成为蓉城鲜活的集体记忆。成都高水准的赛事保障催生了体坛新纪录,而世运会独有的魅力项目,也为这座城市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充满新奇与激情的印记。

带走的熊猫:

一枚徽章里的成都温度

当各国健儿站上领奖台,一枚名为“竹光”的熊猫造型奖牌,成为他们感知成都的独特窗口。这块采用可开合设计的奖牌暗藏玄机:轻轻开启后,芙蓉花图案中心镶嵌着双面磁吸徽章——一面是吉祥物金丝猴“锦仔”,另一面是太阳神鸟环绕世运会会徽。

成都世运会闭幕式上的运动员。

“我们太喜欢这块金牌了,正面是大熊猫,还能打开看里面的光芒。”中国蹼泳冠军许艺川夺冠后第一时间向媒体展示奖牌奥秘。德国拉丁舞冠军莫申斯卡紧握奖牌说:“之前得过世运会奖牌,但这次特别不一样,我带走的是整座城市的美好回忆。”

这枚承载着厚重文化密码的奖牌,更蕴含着绿色环保的匠心。徽章所用金属原料全部来自成都龙泉驿区报废汽车回收材料,让工业废弃物在象征竞技巅峰的荣誉中焕发新生。

世运村内,“成都礼物”店铺成为文化传播的前哨。葡萄牙运动员米格尔·里贝罗创下单日交换15枚熊猫徽章的纪录,他在交换过程中发现:“中国人给每只熊猫取了名字,从这些保护故事中,我看到了比书本更可爱的中国”。比利时拔河运动员马克斯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身披雨衣拍摄的熊猫雨中嬉戏视频,已传遍他的家乡社交网络。

世运会特许商品零售店

美国棍网球冠军夏洛特·诺思收到“花花”玩偶时笑得合不拢嘴:“比赛结束了,但我知道肯定是一段美好时光的开始”。当这些熊猫造型的纪念品随运动员飞向全球116个参赛国家和地区,成都的友善形象也化作可触摸的情感符号,撒向世界各个角落。

成都和世运会的“双向奔赴”正如国际世运会协会主席何塞·佩鲁雷纳的预言:“这些美好体验会变成种子,撒向世界各地。”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