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羽毛球亮相亚洲赛场“口粮球”黑科技拉满

2025-10-22 17:43:56来源:四川在线编辑:裴蕾


四川在线记者 薛剑 文/图

11月21日,亚洲U17暨U15青少年羽毛球锦标赛在成都中医药大学温江校区体育馆拉开帷幕。相比以往,本届赛事在U15组别首次采用了“人造羽毛球”,这也是全世界范围内,首次在正式比赛中采用“人造羽毛球”,引起广泛关注。

羽毛球价格飞涨

人造羽毛球大行其道

事实上,从2023年开始,羽毛球的“身价”就一路上涨。2024年7月初,多家全球知名羽毛球品牌发布调价公告,比如尤尼克斯部分型号每桶上涨35-50元,其中AS-05从225元/桶涨至275元/桶,威克多每桶涨价7-17元,红双喜、翎美、超牌等同步跟进,其中红双喜调价后价格区间为110.4-198元/桶,各品牌各档次羽毛球涨幅均在40%到60%不等;今年4月起,威克多大师级ACE建议零售价上调至337元/桶,涨幅在15%至50%,此外,李宁、亚狮龙等品牌也纷纷调价,部分产品涨幅高达50%。相关数据显示,羽毛球价格自2023年起持续上涨,品牌球整体涨幅超50%,2025年比赛用球涨幅达70%,核心原因包括原料短缺、产业链成本上升及消费需求激增。因此,网上有不少网友戏言,“囤黄金不如囤羽毛球。”

在此背景下,“人造羽毛球”开始大行其道。所谓的“人造羽毛球”其准确名称应该是“人造毛叶羽毛球”,采用新碳音作为一根根的羽毛。以此次赛事使用的威克多“人造羽毛球”为例,新碳音PRO以单球约12元的定价,配合12只装的大容量包装,形成显著性价比优势。对于训练量大的学生群体和俱乐部而言,该产品能有效降低用球成本,特别在多球训练、热身环节展现出经济价值。部分用户实测表明,其使用寿命可达同价位天然球的三倍以上。因此该款球也被众多羽毛球爱好者称为耐打又不涨价的“口粮球”。

而在此次赛事的比赛现场,记者也发现了这样一个现实。相比U17组别需要频繁换球,采用“人造羽毛球”的U15组别比赛中,一个“人造羽毛球”几乎能够完成一整局的比赛,而不需要在中途进行更换。“过去我们主要使用动物羽毛制作羽毛球。本届赛事我们首次启用人造毛叶羽毛球,其国际专业赛场应用尚属首次。”亚羽联主席金重洙表示,人造毛叶羽毛球的使用显著降低了成本,有助于推动运动在青少年中的普及。

黑科技不少

褒贬仍旧不一

据悉,此次赛事使用的“人造羽毛球”“新碳音”系列,是威克多经过10余年研发,拥有多项专利技术的全新一代人造羽毛球。该系列产品从2024年开始正式投产,为羽毛球制造注入新动力,树立起标准化以及生产效率的行业标杆。

相关资料显示,该款碳音系列人造球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毛杆和LDPE低密度聚乙烯毛片的组合,是人造羽毛球材料领域的一大突破。同时,通过无数次仿真力学计算机分析和真人试打之后,对毛叶形状、结构以及整体的调校,不断优化空气动力表现,在保证耐打的基础上打感向天然球不断靠拢。

更值得关注的是其在耐打性上的突破,碳纤维复合材料毛杆配合加固球头,可承受业余中上水平双打对抗两至三局,毛片受损后仍能维持基础飞行性能,这种稳定性在冬季或潮湿环境中尤为突出。

中国羽毛球队的“雅思组合”郑思维、黄雅琼曾参与到该款球的体验当中。郑思维认为,这款球在打感上与天然羽毛球非常接近,让他很是意外。而在使用了“人造羽毛球”完成两天比赛之后,不少参加此次赛事的小球员也认为,“人造羽毛球”除了在击球声音上与“天然羽毛球”略有不同之外,其他方面的功能,都与“天然羽毛球”类似。

不过也有很多业余羽毛球爱好者对这款人造羽毛球提出了批评意见。在他们看来,尽管“人造羽毛球”在击球声响通过气孔设计有所改善,但发力不充分时的音色差异仍可能引发心理暗示。在这些专业的球友们看来,球体在非甜区击打时的线路偏差、旋转速率较慢等问题,使其在高端对抗中仍显不足。此外,碳纤维毛杆的尖锐边缘存在潜在安全隐患,这点在网前快速封挡时还需特别注意。

其实,球友对于“人造羽毛球”的褒贬不一并不奇怪。有专业人士指出,“人造羽毛球”的核心价值不在于全面超越天然球,而是通过技术手段在特定场景实现功能替代。对于追求性价比的业余爱好者、高频训练群体以及气候多变的地区,这款产品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不过要真正突破消费认知壁垒,仍需在击球反馈精确度、安全设计等细节持续突破,方能在羽毛球装备革新浪潮中站稳脚跟。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