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狄马加诗歌的民族情怀和国际视野是什么?评论家们这样说……

2023-04-29 14:49:56来源:四川在线编辑:杜馥利

四川在线记者 肖姗姗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4月25日至28日,第二届吉狄马加诗歌及当代彝族作家作品研讨会在昭通学院举办,来自国内各地100余名作家、诗人、评论家和文学爱好者齐聚于此,深入研讨“吉狄马加诗歌的民族情怀和国际视野”。

吉狄马加是彝族诗人,也是一位具有国际影响的诗人,其作品已经被翻译成四十余种语言,在世界多国出版了一百余种版本的翻译诗集,在40多年的诗歌创作中,他既以对于自己民族的历史文化与民族风习的描写见长,同时又不断拓展自己创作的思想疆界,笔触穿越了地理空间,开拓了更广大的祖国与世界的视野。


吉狄马加

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邱华栋认为,吉狄马加是当代重要的诗人,特别是最近十年以来,他的很多长诗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深入的探讨。他的很多长诗,以宏大的气魄,呈现了当代世界无论是地缘政治,还是文化的隔膜与冲突,以及面向未来的展望,深入思考了人类的命运。吉狄马加的作品根植于彝族的历史文化传统,同时又融汇到当代文学的大潮中,发出了独特的自己的诗歌之声。

诗人、评论家晓雪谈到,吉狄马加是中国新诗一百年历程中,一位具有重要贡献的诗人,他是郭沫若、戴望舒、艾青等具有划时代意义诗人所形成传统的继承者,他近十年的长诗写作更显示出了其作品的思想深度和精神高度,许多作品还受到了国际诗坛的广泛关注。

评论家王家新和耿占春都以吉狄马加的长诗《迟到的挽歌》为例,剖析了吉狄马加诗歌的思想意义和文学价值。王家新认为,吉狄马加为他的民族贡献了一部现代英雄史诗,但又刷新了传统。比起传统意义上的民间英雄史诗,它不仅是现代诗的语言形式,也更多了一些“形而上”的深邃思考,并且也不回避生命的悲剧性和复杂性的一面。耿占春将《迟到的挽歌》定义为,关于生与死的民族志寓言,也是一部英雄式的人类学诗篇。

云南省作协副主席、诗人雷平阳直言他的故乡与吉狄马加的凉山仅一江之隔,“他在现实与诗歌中多次礼拜过的‘兹兹普乌’距我的老家昭通欧家营只有几公里的路程。我曾多次伫立在那儿,幻想阿普笃慕的大军风暴一样掠过西昭通膏腴般的土地。”在阅读吉狄马加诗歌的时候,雷平阳深深地感觉自己变成了沉默而又悲情的聆听者,听到吉狄马加完成了一生中最重要的说唱作品之一。

其他与会者也纷纷表示,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中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写作的作品数量明显增多,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也更加聚焦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中国文学走向世界提供了有力支撑。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