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成博
博物馆,承载着历史变迁与文化记忆。“到博物馆去”,正日益成为人们的生活新风尚。
5月18日,又一个国际博物馆日,在“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的年度主题下,四川各家博物馆各显所长,策划推出系列展览与文化活动,带领观众在古今中外的畅游中,感受文化魅力、享受美好生活。
特色展览让文物“活起来”
金沙遗址博物馆免费开放、武侯祠博物馆免费开放、杜甫草堂博物馆免费开放……5月18日一大早,来自五湖四海的观众就在博物馆前排起了长队,想要到博物馆里来一场巴蜀文化“深度游”。
这场“深度游”里,展览是重头戏。透过一件件文物的排列组合,博物馆的策展人们向大家讲起了历史与文明的故事。
四川博物院常设展“古代四川——两晋至唐五代时期”在5月18日正式开展,万佛寺石刻造像、冉仁才唐墓青釉瓷器、永陵出土文物以及后蜀残石经等文物集结亮相,展示700多年间巴蜀大地上的风云激荡与文化创造。市民黄女士当天早早带着孙辈一起来看展,“我们的古人在一千多年前就创造出这么精美的文物,作为一个四川人,我感到非常自豪”。
成都博物馆的“灿烂的记忆——亚洲文明古国金属艺术展”,让观众可以在家门口与几千年前的亚洲古老文明对话,苏美尔文明、新亚述王国、波斯帝国、贵霜帝国……这些熟悉又陌生的名字,带着它们的金属锻造来到成都,让观众大饱眼福。来自中亚、西亚的金属文物与盐源老龙头遗址出土青铜器的同框,乃至与我国多地出土文物的“撞脸”,更是通过一种直观的方式,向观众展示出古老文明之间跨越山海的交流与对话。
成都博物馆为观众准备的皮影戏演出。
5月18日,在福建博物院举行的2023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上,四川共有5项展览入选国家文物局、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中央网信办共同推介的2023年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名单。新的看展日程单已经写就,美好生活未来可期。
精彩活动让博物馆“火起来”
丰富的文化活动,是每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保留项目。通过多姿多彩的活动,博物馆从不同的侧面丰富着文化的表达,观众也找到自己喜欢的角度去亲近文化。
国际博物馆日前夕,一场“2023三国运动会·校园竞技赛”在武侯祠博物馆热闹开场。投壶、射术、蹴鞠……来自成都市武侯区十所小学的学生们在激烈的角逐中感受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国际博物馆日当天,“向往的三国·展览探宝”活动如期而至,观众在活动指引下沉浸式打卡“明良千古——刘备与诸葛亮君臣合展”。
国际博物馆日前夕,“2023三国运动会·校园竞技赛”在武侯祠博物馆内举行。
同样的沉浸式打卡,“成博探秘”则在今年国际博物馆日迎来新主题——“寻找清净之石”。专程赶来闯关的观众们,通过小程序与展厅里的动物标本互动,线上与线下联动闯关,在趣味探展的同时,加深着对“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的理解。第四届“这礼是成都”文创设计大赛也于当天下午迎来颁奖典礼。设计者们以伎乐俑、陶舞俑、东汉画像石画像砖、鸟纹漆木耳杯等成都博物馆馆藏文物为创意元素,让深藏博物馆内的文物经由一件件实用的产品,“飞”入寻常百姓家。
每年国际博物馆日,四川博物院都会举办公益鉴赏活动让观众与文物近距离接触,今年精选的四川地区出土画像砖和巴蜀青铜器就令观众们大饱眼福。当天,川博还向广大市民游客打开文物修复室的门,观众可以近距离参观书画修复室和瓷器修复室,感受文物修复师“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
观众参观四川博物院书画修复室。
打开大门的博物馆,观众走进来,文化进万家。
(图据各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