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死而生的诗意热血青春!四川人艺话剧《无处不青山》周末首演

2023-05-17 16:40:55来源:四川在线编辑:曹湲

文/莫里 图片由四川人艺剧组授权提供

革命先驱李大钊曾说:“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5月20日、21日,四川人民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四川人艺”)将在成都高新中演大剧院首演原创话剧《无处不青山》,该剧由四川人艺、平昌县人民政府、成都如锦舞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共同出品。


剧目海报

这部戏以巴中市平昌县走出来的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著名无产阶级革命家刘伯坚的生平为题材,把创作聚光灯瞄准百年前的“觉醒年代”,看那个时期的“90后”,有怎样的青春与热血?

刘伯坚是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时,我就在想,当时是什么原因促使革命前辈们走出家乡,到欧洲寻真理?在这中间他们看见了什么,接受了什么,才走上追求共产主义之光的这条路?”四川人艺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罗鸿亮提出这个思考时,恰好接受到平昌县的邀约,了解到了刘伯坚烈士的革命故事。


刘伯坚

刘伯坚是谁?

一个关键信息触动了该剧创作者:刘伯坚烈士牺牲时还不到40岁——他的生命里,只有青春。红色题材与青春热血之间的张力感,让创作冲动涌现心中。

刘伯坚是国立成都高等师范学校(四川大学前身)的“高材生”,是去欧洲勤工俭学的“海归”。刘伯坚身上最广为人知的故事是他被捕后在狱中写下的诗歌《带镣行》《移狱》《狱中月夜》,和与妻子饱含深情的三封家书。


刘伯坚的绝笔信

我们为什么要看?

为何要在这个节点了解“刘伯坚”的故事?导演敖晓艺和赵寻都觉得,越了解刘伯坚,越觉得每一代青年身上,都能找到珍贵的“共鸣”。


《无处不青山》剧照

当下年轻人在面对人生选择和际遇,都会有迷茫、不知所措甚至是感到虚无的时刻,这些都很正常。“但怎样在这个过程中找到自己的信仰,怎么让自己去努力践行它,去完成它,去往前走,这是一个普遍命题。”敖晓艺说。


导演敖晓艺

剧中刘伯坚和主创主演是“同龄人”,他也面临选择——他原本出生在相对优渥的家庭,可以安安稳稳地在当地走上仕途,为什么愿意去做一抹革命的微光,去汇聚更多爱国志士的光和热?时代、家国、事业、情怀、个体的“选项”里,他做了怎样的取舍?跳出舒适圈会更好吗?在创作过程中,主创完成了一次次挑战,也一次次跟寻刘伯坚一起静下心来沉淀,寻找着灵魂深处的答案。

有什么值得看?

5年多易其稿、全青春演员阵容、近20万字文献研读、党史专家把关、极简服化道、融合多媒体创意视觉……2个小时的《无处不青山》,凝聚着主创的心血与诚意。


《无处不青山》剧照


《无处不青山》剧照

四川人艺艺术总监董凡介绍,这部剧重点关注刘伯坚在辞官出国、法国勤工俭学、参与宁都起义等人生阶段的故事。


剧中饰演刘伯坚的青年演员与当时刘伯坚年龄相仿

有意思的是,这些刘伯坚人生中的重要时刻,由本剧20多位人组成的“歌队”串联,除了领衔主演其余的演员都有参与“歌队”的演出。这种古今中外的戏剧表现手法,能帮观众从复杂的剧情中客观地梳理刘伯坚的“时间线”,更好地了解剧情,但又像是舞台“弹幕”,在戏中主观地叩问、提示、诉说,以旁观者、倾听者的身份评论、阐述事件,为观众在观看革命先烈故事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