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上草|叶仁军:1997年的高原(外三首)

2023-05-15 17:05:43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黄勇

叶仁军

1997年的高原,春天里吹着寒风。
绿皮火车,从长江向南开去。
夜郎国的暮色,不会欢迎一个异乡人。
南下广州的人,躺在车上酣睡。
列车的音乐,让有心事的人无法入眠。
这陌生的高原,在地图上,一言不发。
从河南回来的他,在童年的墙上
写下夜郎国的第一字,然后
落下自己的名字。这暗示了
他十五年后,会遇上夜郎国的女人。
花溪区的考古现场,灼伤了一个
男人的眼睛。面对学生,他讲起了
自贡的井盐和河南的麦田,
一条自由穿行的小河。
北大的核物理,爱着自己的学生。
我们会在宿舍畅想未来,属于
自己的人生。许多人,活着活着
都活成了路人。我们也不知道
自己是否会有那一天。观山湖的马路
如此陌生。它并不知道,这座
城市的心事和一段有可能结束的告别。
我们会在桃花山下,许下自己的诺言。
告别即将逝去的青春。图书馆,
人日渐消瘦。前途未卜的岁月,
就在眼前。背上行囊,我们与日月同行。
悲壮的音乐告诉我,没有眼泪,
只有新的开始。土地,这里的土地
始终属于我们。我们无愧青春,
无愧属于我们的岁月。

山丘

山丘,土地有意义的偶然。
秦始皇陵?众说纷纭。
雌鹿跳过男人设置的陷阱。
今年的第一棵桃树,开花了。
只关注脚和扁带,看不到云和雾。
以前,他们用草鞋跑过了时间,
夺下泸定桥,才有了今天的风和日丽。
蝌蚪,这个春天,名士隐居。
有人在重庆种高楼,有人在重庆种田。
一段枯木在野外,闲逛。
充满生命的土地,得到农人的呵护。
我们会闲聊,别人的八字,久远的
人和事。似乎无关,似乎有关。
生态,绿道,我在蔬菜基地。
一条鱼从鱼钩游过,上了餐桌。
不是庄子的河。也不知道鱼的
痛苦和快乐。他们谈到童年,
这也许是重庆最有诗意的地方。
不惹人关注,我一人闲逛,北碚。
种草,踢球的中国少年,土丘
也不会闲置。这是中国,城市与农村,
矛盾的高度统一。我们会种上粮食,
种在我们的心坎上。那胡豆会有童年。
球场上的一杯茶,胖胖的。
经过死亡,经过埋葬祖先的山岗。
才会活着,才会有粮食和蔬菜。
孔丘,杏坛育人,不会有人想起。
我长途跋涉,来到天宫庙,在课桌上
塑造人生。他把球打到两百米远的网,
望了望,远方的天空,网外的楼房。
棕榈,重庆的热带雨林。我们回忆
高享的《易经》课,上给北京的女人。
郑思虞的书法,涂山寺和我青铜的
校园生活。会告诉我,竹林,海的世界
和一个女人的心。在艰难的
时刻。兼善教育,兼善天下。
我希望少年,希望你年轻的时候,
爱着我。
坐上地铁,穿越这座寄予厚望的城市。
无数座山丘,无数个孔丘的后代,
仰望星空。走过一个时代,在三月,
在阳光明媚的三月。

一个县

一个县,谋划着三环时代。
周末的闲暇,给石头思想。
廊桥的藤,有了艺术的觉悟。
我们的城市阳台,飞来吃肉的鸟。
长江,轻易就过去了。
一桥,二桥,三桥,
江水无视山的存在,一意向前。
一个男人的童年,不知能是否如愿。
物理学家的噩梦,昏暗、隐约、遥远。
无法描述的父亲,向往文学。
经历饥饿、苦难的县,开始
大胆想象,想象未来的辉煌,
想象未来的成年。东坡的书法,
意趣、技法和一所县的大学。
我们的人生总像做梦一般,
昨日破衣烂衫,今日锦衣玉食。
县,我们的县,总超乎想象。
我在三环时代,看北京的故宫,
欣赏成都的书展。快一点,慢一点,
都似乎从一个时空穿越到另一个时空。
吃肉的鸟,把阳台的猪肉
啄得千疮百孔,只剩下三环时代
还在纸上,和人们明天的梦中。

早行 

早行,是无法入睡的人,
他们和行道树一样古老。
夜还在夜色中,尚未睡醒。
穿着金色的马甲,认真地清理着城市的肌理。
我敬佩这最真实的时刻,寂静的清晨。
在黑暗中穿行的人,躲避阳光。
抓住生命最后的尾巴,在别人的梦里,
他们做着自己的事,一声不响。
白发被夜色染黑,他们觉得
劳动中的自己仍然年轻。
岁月被黑暗隐藏起来,时间似乎停止不动。
童年就是这样度过,背着书包
在黎明来临之前走进教室。
菜蔬来到城市,流淌着田野的露珠。
这个时刻的夜色短暂,而悄无声息的繁忙。
他们知道,阳光会快速地穿越我们的天空。
新的一天又会来临。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