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总经理、社长常青:坚持品牌立社,打造“行业爆款”丨关注第十四届韬奋出版奖

2023-05-10 23:15:52来源:四川在线编辑:卢丽嘉

四川在线记者 成博 肖姗姗 采访对象供图

日前,由中国出版协会主办、韬奋基金会协办的第十四届韬奋出版奖获奖名单公布,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以下简称“川少社”)总经理、社长常青入选。同时,常青的论文《心中有孩子 手下方能出精品——童书出版中“儿童性”的认识和体验》也在第八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中获得出版科研论文奖。


常青

双奖加身的背后,是常青在出版一线20余年的持续奋斗和不懈坚持。从1996年进入川少社工作算起,常青从事少儿出版工作26年,先后担任《红领巾》杂志编辑部副主任、《中学生读写》杂志执行主编,川少社副社长、总编辑等职务,2012年12月起担任川少社社长。

回忆刚刚担任社长的日子,常青至今对社里发行人员去求书店让图书上架的场景记忆犹新,“如果一家出版社的业务员只能一味低三下四地去求着别人采购,那就是这家出版社社长的失职。所以从那时起,我就在心中给自己定下一个目标:一定要让社里的业务员站着和经销商说话!”

目标虽然充满豪情,但现实却并不乐观,常青用了很长时间为出版社找寻突破方向。“作为出版人,我们时刻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抓好主题出版和重点项目,先后推出了《王坪往事》《南京1937》《藏族英雄故事》《丫丫历险记》《风雷顶》等作品,在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方面都有不错的收获。但是,一家出版社要长远发展,就必须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原创能力,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

正是基于这种认知,川少社提出了品牌立社的理念,持续发掘和培育年轻作者,狠抓原创力作。少儿图书品牌“米小圈”系列就是在这种理念的驱动下诞生的。在2012年9月出版以来,“米小圈”持续“圈粉”, 截至2021年底,“米小圈”系列共33册图书累计销售一亿多册、20多亿码洋,长期占据开卷少儿类畅销书榜单前10位,成为四川出版界销量最大的原创品牌书。“一本书之所以成为畅销书,其中有机缘和运气,更有判断力、信心和努力。”常青直言。

“内容质量上来之后,营销渠道也必须跟上。不打通渠道、跟进销售,好书也会销声匿迹。”常青表示,近年来,川少社在夯实新华主渠道的同时,还开办了天猫旗舰店、拼多多旗舰店、抖音小店等新零售平台。通过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大力拓展母婴渠道,发行能力不断提高,销售业绩连年增长。“同时,为了持续提升川少社的品牌影响力,我们也积极推动版权输出及多种模式的国际合作,已累计向欧美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图书版权输出300余项,输出总量居四川出版界之首。”

常青表示,为整合优质内容资源,川少社还在北京、深圳等重点区域设置编辑策划中心,从而实现南北策应、互联互通、优势互补地参与全国竞争,并积极营造精品出版的团队氛围,使“多出好书、多销好书”成为团队共识。2018、2019和2021年,川少社人均创利都在100万元以上。除去受疫情影响的2020年,川少社在生产规模、销售数量、销售收入、利润等主要经营数据连续多年呈现两位数增长,成为近年来全国专业少儿出版社中主要经营指标增幅最大的出版社,进入中国少儿出版第一方阵。

放眼未来,常青表示,与其他出版物相比,童书有两个鲜明特点:一是童书的互动性和玩乐性更强,二是童书对图画、形象和声音有着天然的融合性。“所以,在新的数字化生态中,童书与声音、形象、视频动画等多媒体表现形式有着天然的更广泛的交融空间。数字化环境中的童书出版将在多种新媒体、数字网络新技术的冲击和催生下,产生更丰富的演变,迎来更多的可能性。”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