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图/文 图片由泸州职业技术学院、绵阳师范学院、内江师范学院提供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经纬“1+3+N”特色阅读空间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全民阅读空间由“1图书馆+3特色书吧+N公寓阅读室”构成。在龙涧溪畔打造经纬(1901)阅读书吧,有阳光书屋、休闲书吧和阅读公园等特色区域。在教师发展中心设立职工书吧,创建四川省“最美女职工阅读点”。依托阅品空间建设校友书房,与市图书馆共建泸职院分馆,面向市民开放。设立公寓阅读室,使全民阅读融入师生社区一体化建设,打造求实书院、书香校园。
阅读资源有亮点。通过资源购置、共建共享、校友捐赠等方式丰富馆藏资源;建有职业教育、红色文化、非遗文化等3个特色资源库;馆藏古籍线装图书7000余册;开通20个数字资源平台。
至今已连续举办11届“全员阅读 书香有我”读书节品牌活动,开展朗诵、说书、话剧、演讲等活动;曾邀请周啸天、曾国平等名家举办酒城讲坛、经纬讲坛100余场,打造全民阅读文化阵地,受益群众达4万人次。
绵阳师范学院图书馆:“红色经典”阅读空间
绵阳师范学院图书馆:“红色经典”阅读空间
绵阳师范学院图书馆依托馆藏优势,在高新图书馆一楼打造“红色经典”阅读空间,为师生提供红色经典书籍阅读及学习交流空间。
“红色经典”阅读空间由红色文献展览区、红色文献阅读区、多媒体播放区、数字阅读区、学习交流区5个模块组成,多维度、立体化呈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征程。阅读空间自设立以来,以其独具特色的服务及丰富多彩的阅读推广活动受到师生的广泛好评。
图书馆依托“红色经典”阅读空间,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庆祝建党100周年红色经典图书推荐、“永远跟党走”大型主题展览、名家讲坛、主题征文大赛、线上党史学习竞赛等14项线上线下红色阅读活动,覆盖广泛、形式生动活泼、氛围浓厚、影响力强,为师生搭建了一个重温红色历史、追寻红色记忆的文化平台。
内江师范学院图书馆:有颜有“料”
内江师范学院图书馆
内江师范学院图书馆以张大千七彩莲画为灵感而设计,前临灵动的文津湖,后倚秀丽的狮山,为七瓣九层莲花造型,是学校的标志性建筑,总面积3.45万平方米,共分九层,各楼层以内外环形廊道相连,自然采光的中空设计,集聚了现代绿色生态设计理念,是师生学习研讨的理想场所。新书区、主题阅览区、读乐斋、电子阅览室、教师阅览室等特色鲜明的分区,可满足各类读者的需求。
图书馆拥有阅览座位4600余个、研修室26间,周开放时间105小时,充分保障了读者自主学习时间和空间。
截至目前,图书馆拥有馆藏纸质图书212万余册,古籍线装书和民国文献2万余册,中外文报刊1391种,电子文献数据库50余个,电子图书约360万册。
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始终围绕满足学校教学科研需求的原则,纸质资源与电子资源协调建设,重视特色资源的收集与利用,形成资源丰富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收藏有《四库全书》《古今图书集成》《中国大百科全书》等大型古今丛书及部分专科性和综合性工具书;购有CNKI中国知网、维普中文期刊、PQDT等中外文电子文献数据库;自建有“沱江流域数据库”“狮山学馆(古籍资源库)”“张大千研究数据资源库”“长江上游渔业资源保护与利用数据库”“中小学教育教革数据库”“本校优秀毕业生论文库”等特色数据库。
目前,正与内江市东兴区人民政府共建“收藏馆暨史志馆”,对接全国1599个革命老区,建设全国独一无二的地方“全国革命老区(县)发展史收藏馆”,打造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地方特色红色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