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雨/文
5月5日,星期五。人文天府,文化四川,在这里,天府周末与你每周相约。
一部大型地方文献集成——“川版《四库全书》”呼之欲出。近日,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巴蜀全书》成功结项。这是迄今为止四川对本地区文献进行的规模最大、跨时最长、体例最新的整理和研究。从2010年项目启动至今,20余位学者耗时13年厘清了蜀学的重要成就和思想体系,摸清了巴蜀文献的家底、对巴蜀文献中的精品珍品进行了系统精选,更把巴蜀文献作为整体进行了空前的汇集。
一年前,在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下,首批2022年度四川省戏曲名家工作室完成授牌,陈智林、肖德美、崔光丽、刘谊、李伯清、魏明伦、杜建华、陈巧茹、刘露、廖忠荣10位文艺工作者入选。一年以后,这些工作室运营得如何?有哪些成果和新思路?
博大精深 纤细无遗——简评《苏轼年谱》,同于生物 不同于所生——读《苏东坡地理》有感……本期“阅读苏东坡”,请再看相关专家学者多角度、多层次的品读、解析。
明德茶山又春风,成都茶馆……本期原上草请看各位作者的妙笔深耕。
喜欢的朋友可以点击文章标题,深入阅读:
9版
耗时13年,四川迄今为止最大文献集成《巴蜀全书》结项 | 天府周末·封面
10版
首批拥有工作室的四川戏曲名家,一年里做了什么?|天府周末·文化潮
11版
1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