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肖姗姗
6月的成都,草木葳蕤。而更繁茂的,还有扎根于此,屹立于文坛“百花园”里的常青树,百岁巨匠马识途、王火等当之无愧。
四川,作为中国现代文学重镇,其文学工作和文学工作者一直受到中国作协的关注。6月26日下午,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吴义勤率调研组,与四川省作协有关负责人一行看望慰问了百岁老作家王火,询问其身体、生活等情况,并希望他一如既往地关心文学事业,建言献策。
吴义勤看望慰问王火(梁曌 摄)
见到王火,吴义勤转达了中国文联主席、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和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张宏森的亲切问候。
交谈中,吴义勤告诉王火,自己是江苏南通人。江苏南通,也正是王火的故乡。听闻这一消息,王火惊喜不已,连连感叹:“在成都见到老乡了!”吴义勤询问了王火目前的身体健康状况,家庭成员情况,王火很高兴地表示:“我已经是有重孙的人啦!”吴义勤感叹:“四世同堂,真好!”王火幽默地回答道:“他们才是我最好的‘作品’!”
吴义勤感谢王火一直以来在文学创作上作出的贡献和对作协工作的支持,并希望王火能保重身体,一如既往地关心文学事业发展。
众所周知,王火以锐利的笔、赤诚的心和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感,在见义勇为而致眼疾的境况下重新写就160余万字的《战争和人》,这部记述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史诗之作获得了第四届茅盾文学奖。吴义勤说:“王老,今年我们又要评茅奖了,希望您能关注。”王火笑着点头,直言:“我现在写不动了,但还是在坚持阅读。”
据王火透露,他现在仍有拿着放大镜阅读的习惯,《文汇报》《四川文学》他都经常看,“我现在眼睛不行了,再创作很难了。希望我们四川的作家,能深扎能坚持,继续写下去。”
告别的时候,吴义勤再三叮嘱王火,在创作和生活方面有任何需要,都可以向中国作协和四川省作协寻求帮助,他还告诉王火的女儿:“一定要把我们的‘国宝’作家照顾好!”
当晚,吴义勤和调研组一行还通过电话慰问了109岁老作家马识途,转达了中国文联主席、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和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张宏森的亲切问候,并祝福马老健康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