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里的端午: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丨安逸四川 潮玩端午

2023-06-22 14:41:49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王诗侠
手机访问

五月五,是端午。

端午节,作为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的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古时“端”与“初”同义,“五”和“午”相通,因而端午节又叫“重五节”“重午节”,时间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

时值仲夏之初,人们在端午这天划龙舟、吃粽子、插艾蒲、佩香囊……丰富的节日活动使端午成为一个形色声味样样俱全的节日,也自然为历代文人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作素材,留下大量端午题材的古诗词作品。


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竞渡诗


(唐·卢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竞渡曲


(唐·刘禹锡)


沅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


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


扬桴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


蛟龙得雨鬐鬣动,螮蝀饮河形影联。


刺史临流褰翠帏,揭竿命爵分雄雌。


先鸣余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


百胜本自有前期,一飞由来无定所。


风俗如狂重此时,纵观云委江之湄。


彩旗夹岸照蛟室,罗袜凌波呈水嬉,


曲终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东注。


渔家傲


(宋·欧阳修)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


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鹂时一弄,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六幺令·天中节


(宋·苏轼)


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


感叹怀王昏聩,悲戚秦吞楚。异客垂涕淫淫,鬓白知几许。朝夕新亭对泣,泪竭陵阳处。汨罗江渚,湘累已逝,惟有万千断肠句。


浣溪沙•端午


(宋·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和端午


(宋·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乙卯重五诗


(宋·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小重山•端午


(元·舒頔)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午日处州禁竞渡


(明·汤显祖)


独写菖蒲竹叶杯,莲城芳草踏初回。


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

四川在线记者 成博 海报制作 丛雨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