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水
我是假球迷,更是业余得不能再业余的“球员”,但这些都不影响我对足球这项运动的喜爱。
屈指算来,我已经很久没有看过中超的足球赛了。朋友圈那些真资格的球迷,即使谈足球也是世界杯、欧洲杯、美洲杯之类。中国足球、成都足球,好像从记忆中消失了。
不过,最近一段时间,成都足球如我家那只老猫,外出晃悠得让我们都快忘了时,居然悄无声息地回来了。
首先是我的邻居、退休多年的刘大爷,平日朋友圈除了发战友、同学聚会的照片外,就是发小孙子参加国家级、世界级冰球赛的照片。那天,他在朋友圈发了两次九宫格,都是在成都凤凰山体育公园专业足球场现场比赛的照片。或许是拍摄角度欠佳,或许是在球赛前拍的,感觉现场人不是很多。我当时想,刘大爷还真有雅兴,退休生活很丰富嘛。
一会儿,我看到了朋友老张发的朋友圈,他也在现场,九宫格照片比刘大爷的有看头多了。嗬,但见体育场内人山人海,彩旗飘扬,人头攒动,比乡坝头逢场天的菜市场还闹热。老张还配了一句话:“这种场面,让你想起了什么?”
实话说,老张这话犹如“芝麻开门”,让我顿时我想起了很多:大连万达、上海申花、北京国安、四川全兴,范志毅、马明宇、黎兵、魏群、姚夏、邹侑根……
话说在甲A联赛席卷全国时,我正蹲在大学读书。乡下娃儿从没接触过足球,听到寝室兄弟眉飞色舞地谈足球,心下很是不以为然,甚至还正义感爆棚地写了一篇批评足球至上的文章,发表在学校的文学社刊物上。如今想来,没喝酒都醉了。
各个宿舍门卫室每晚都会把窗户打开,把电视机朝外,为学生们提供娱乐生活,到时间就关机,不管电视里是否打得翻天覆地、聊得海阔天空。但是,每到甲A联赛有比赛,不管多晚,男女生宿舍的电视都要等到赛完才关,否则一个晚上全校的宿舍都不得安生。
说来也怪,平时电视机旁稀稀拉拉几个人,遇到球赛就是里三层外三层,电视声音开得最大。一旦全兴队进球了,鬼哭狼嚎,声动寰宇,惊得窗户发抖。就这样,我渐渐被卷入其中,最初还拉不下面子跟着嚎,多几次后,吼得连自己都不敢相信了。神奇的是,吼过后,浑身神清气爽,看完球赛还能去操场跑几圈,一点也不觉得累。
第二天一大早,直奔报摊买报,直接翻到体育版,先看评论,再读头晚的球赛新闻,回味比赛过程,也弥补一下不好意思找人请教的球赛专用术语如越位、反越位、补位、自由人、清道夫、沉底传中、外围传中等知识缺陷。
工作后,更是全兴队的球赛每场必看。早早地买好猪头皮、猪耳朵、豆皮、花生米等,提两瓶啤酒,回到出租屋,打开电视,坐下来,一边吃一边看。晕晕乎乎,酒劲上头,看到精彩处、丧气处,也不敢嚎叫,就站起来,在房间里来回打几个转,又坐回去,继续看。第二天,自然是买报纸回味。
在那段对足球一往情深的岁月中,曾经有一次也是目前为止唯一一次去现场看球。时间记不得了,只记得那是全兴队和一支外国球队的友谊赛,有朋友送票给我,就去了后子门的体育中心。人不多,比这次凤凰山足球场的人数差远了,好多座位都空着。球场上的球员看起来很小,分不清谁是谁,虽然现场气氛比较热烈,但比看电视的感觉差得不是一般二般。自此后,再无兴趣去现场观赛。
后来说起这事,老张一脸鄙视:谁说到现场看比赛是真的看比赛?要的就是感受那种“雄起”的氛围。我承认,假球迷的修炼太浅,连这么简单的道理都悟不到。悟不到就悟不到,反正全兴队也不行了,我这个假球迷连看球的兴趣也没有了。
即使这样,我也曾经上过球场踢球。那时,单位要组建足球队,凑不够人数,领导一回头,看到站在角落里的我……就这样,我光荣地成为足球队的一员,领到一套18号的球服。
第一次上球场,我就显示出了业余得不能再业余的水准。我是替补上场的,打边卫,厉害吧?我方队员一脚长传高球朝我送过来,我正靠在边线上,按标准做法,我要么是头球顶过去,要么是找准位置用胸或腿脚接球,但我都没有。我有些慌神,情急之下,两手本能地往上一举,牢牢地把球接在了手上。全场哗然,我连忙满脸通红地解释:对不起,我以为是在打篮球。
五分钟后,看我满场乱窜,毫无章法,领导把我叫下场,拍拍我的肩膀,意味深长地一笑。从那以后,球队的比赛就再也没有通知过我。
不过,十多年了,那套球服还挂在衣橱里。每当看到它,我就莫名生出壮怀激烈的感慨。这何止是一套球服,这是一个假球迷、一个编外业余踢球者满满的青春记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