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殊闲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讲话强调:“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三苏”是眉山的文化代表。“三苏”家教更多是身教,是崇教崇礼崇仁崇义的具化与践行。“三苏”家风则是“三苏”前后几代在家庭内部形成的为人、为事、为生、为学、为家的风格与风尚。2017年上半年以来,眉山市纪委等五部门联合开展了以弘扬“三苏”家训与家风为主题的“五个一”活动,提炼出“读书正业、孝慈仁爱、非义不取、为政清廉”的“三苏”家风。
这种家风熏陶下的苏轼(号东坡居士),形成博学多才、博爱谦逊、民本思想、关心困难群体、强烈的责任感、创新精神、丰富阅历与丰富人生的“清廉东坡”人格魅力,展现出浩然正气、爱憎分明与是非明辨、淡泊名利、尚简尚廉、敬业奉献与造福一方、终身学习与勤于观察思考、慎重交友与纯洁的朋友圈、慎独与不留劣迹、乐观随缘的“清廉东坡”形象。
由于频繁的政治迁徙,苏轼到过的地方是许多文人难以企及的。他走一路,交游一路,展示一路,其中一些关心民瘼、造福地方的故事,以及机智风趣、豁达幽默的趣事,都成为人们口耳相传的经典。各地的东坡井、东坡书院、东坡孤儿院、东坡医所等,都记录下苏轼造福当地百姓的事迹。
苏轼的人格魅力、“清廉东坡”形象、丰富阅历也带给我们一些启示。要做知识型官员、学习型官员,养成终身学习习惯,这样就可使自己视野宏阔,拥有大境界、大气魄、大格局。要努力做清官,做有责任、有担当、爱民惠民的好官。要敬畏天地、敬畏自然、敬畏科学、敬畏法律、敬畏生命。要有事业良知、家庭良知、社会良知。要慎独、慎交、慎得、慎名。
(作者系西华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教授,苏轼研究学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