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李婷
“夜空中最亮的星,请照亮我前行,我祈祷拥有一颗透明的心灵和会流泪的眼睛……”7月22日18时,成都音乐坊外,有歌手在唱《夜空中最亮的星》。送餐骑行的外卖小哥,散步的亲子群体,来成都旅游的年轻人,循着歌声驻足拍视频,有的更是坐下来仔细聆听。“赶上成都大运会,这次又是来到母校附近演出,觉得非常亲切。”毕业于四川音乐学院声乐系的歌手杜毅说,他这次带来《友情岁月》等经典老歌,希望能激起大家的美好回忆。
杜毅在街头演出中
当天,城市志愿服务“V”笑行动——大运会主题歌曲宣传系列志愿服务活动热情开启,观众周末在成都音乐坊的音乐大道、成都城市音乐厅黑胶广场,能听到不同的歌手演唱歌曲。成都大运会期间,这座努力建设国际音乐之都的城市,邀请全世界的音乐人创作成都大运会主题推广曲,用各种各样的音乐、戏剧演出和跨界活动,为成都增添了浪漫和充满活力的气氛,为运动健儿呐喊加油。
音乐主题
二十首推广曲,邀各大音乐人创演
7月20日,歌手张杰和张靓颖合作献唱的成都大运会主题推广曲《爱是一样的》英文版《Together Forever》首发上线。温暖大气的旋律,承载着地球的爱与希望,空灵悠远的音色,唱出美好与和平。
在成都大运会20首主题推广曲中,《爱是一样的》是最受观众喜爱、传唱度最高的歌曲之一。这首歌由2008年北京奥运会《北京欢迎你》《We are Ready》等歌曲的词曲音乐人常石磊和王平久制作,由张杰、张靓颖两位极具知名度的川籍歌手演唱。
张杰演唱《爱是一样的》
“真诚”“直接”“质朴”“青春洋溢”,张杰在为家乡献唱时,这样概括自己的感受。演唱过许多振奋人心的音乐作品,张杰对《爱是一样的(Together Forever)》传递的情感产生了不一样的共鸣。他说:“这是一首充满爱与希望的歌,年轻人那种蓬勃向上的激情、内心热爱世界的样子,很好地通过这首歌传递了出来。”
张靓颖演唱《爱是一样的》
“这是一首充满力量感的歌曲。”第一次听这首歌时,同样从成都走向世界的张靓颖感受到了世界青年的热血、朝气和歌曲所传达的“爱是一样的”的理念。张靓颖坦言,她在演唱时,融入了对成都大运会的期许。她希望世界各地的人们,能通过这场国际赛事,感受成都的热情、包容,年轻人的努力和融汇四方的丰厚文化。
不只是英文版,《爱是一样的(Together Forever)》目前已推出教师合唱版、童声合唱版、五大洲青少年版、Z世代版等多个风格鲜明的版本,在网络上受到不少网友点赞和转发,向世界发出更多样的“爱的邀请”,点燃为梦想而奋斗的火焰。
不同版本的《爱是一样的》
20首风格各异的主题推广曲,也从不同角度向世界介绍成都。
著名音乐人、华语乐坛金牌作词人方文山与韩国金牌制作团队强强联手创作《We Rock to Chengdu》,动感、轻快、激情的曲调仿佛将一场酣畅淋漓的比赛呈现于听众眼前。电子音乐的强劲节奏,赋予整首歌曲灵动快感,向世界展示国际化、年轻化的天府之国,用青春之名展现城市力量,以热血之心逐梦远方。
《乐在成都》出自全球华语金曲奖最佳编曲人刘胡轶和成都“宝藏计划”创作团队之手,轻松俏皮的曲调穿插巴蜀方言,在诙谐幽默中探寻城市肌理,延展城市脉络,通过跃动的音符,编织国际化的成都。
《锦城少年行》借电子音乐的巧妙运用,将民族风与电音有机结合,表达年轻的血液已为成都大运会沸腾,以极具东方韵味的二胡奏响锦城乐章,将成都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悠远底蕴娓娓道来。
音乐跨界
音乐人爱运动,运动员现身音乐会
不仅是音乐创演,还有不少艺术家、音乐人、运动员用各种方式为成都大运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如上海音乐学院院长、歌唱家廖昌永,流行偶像、音乐人李宇春是成都大运会文化交流大使,歌手谭维维担任成都大运会火炬手等。
谭维维成为成都大运会火炬手
得知要当火炬手,为提升体力,谭维维有了夜跑新爱好。在传递火炬前一天,她还去成都锦城湖跑了一圈。7月20日,成都大运会火炬传递成都站来到四川音乐学院(新都校区),谭维维担任当天第125棒火炬手,回到母校。谭维维说,自己很喜欢运动,一家人也喜欢看比赛,对篮球、游泳都很感兴趣,每个人都应该在生活中葆有体育精神,勇敢拼搏。“如果我的传递能给运动会的健儿带去鼓舞与力量,以及让更多人关注大运会,我想,这就是最有意义的事情。”
音乐活动还与科技搭界,为体育健儿们加油。
7月21日,“科技观赛·移起来”熊猫主题音乐会在成都举行。现场不仅有实力川籍音乐人王铮亮和牛奶咖啡,用音乐唱响热血逐梦之旅、唱出青春共鸣,青春校园3位音乐人为大运注入新生代活力,还有世界冠军刘璇、何雯娜、林跃为正在积极备赛的运动员送上鼓励。
世界冠军刘璇、何雯娜、林跃参加“科技观赛·移起来”熊猫主题音乐会
更有缘分的是,大运会像是世界冠军的青春训练营。林跃曾在2011年深圳大运会男子双人10米跳台比赛中获得冠军,当时还是全场最高分。3位运动员回忆着青春时光,为大家奉上了不少冷知识和体育科普,让观众比赛“看个明白”。在场观众直接地感受到了比赛的紧张氛围,更明白体育健儿的荣誉来之不易,一起为大运会的参赛健儿加油。
走出表演场馆,乘着音符的翅膀,音乐在整座城市流动,大运会的氛围在城市蔓延。
在成都的街头巷尾,不少街头艺人演唱成都大运会题材歌曲《城市的翅膀》、耳熟能详的《成都》等歌曲,有的音乐人不仅用竹笛、钢琴、小提琴等多种乐器演奏经典乐曲,还把《牛仔很忙》等流行歌曲进行新颖的改编,用二胡重新配器编曲再演奏。市民、游客在杜甫草堂、春熙路、宽窄巷子,都能听到动人的音乐。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街头艺人的表演还同步在咪咕音乐应用平台上,错过的朋友可以在“迎大运 乐动蓉城”专题里看到精彩的视频合集。
音乐戏剧
两场歌舞首演,白天观比赛晚上看剧
大运会期间,成都还专门准备了两场重磅歌舞演出的首演,让大家白天看比赛,晚上感受这座城市的文艺氛围。
舞剧《大熊猫》
其中,舞剧《大熊猫》的首演备受业界关注。《大熊猫》意在打破大众对大熊猫的固有认知,7月29日至8月5日将在成都城市音乐厅连演8场,被列为成都大运会定点艺术活动。一手打造《永不消失的电波》的陈飞华,是该剧的艺术指导,总导演是创作经典舞剧《家》的国家一级导演何川。大熊猫“花花”正在全国走红,不知这部作品是否符合大家的期待。
7月24日,剧组提前“剧透”了大熊猫中的角色“青鸟”——“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挥毫写下的千古名句中,为旅人引路的青鸟带着一丝奇幻色彩。然而,它并非只是诗人笔下的神鸟,也是《大熊猫》的艺术创作参照。
为旅人引路的青鸟在现实中究竟有何参照?传说中的青鸟又会以何种形象出现在《大熊猫》的舞台上?它与大熊猫之间有何联系?原来,青鸟在剧中的原型就是大自然里的绿尾虹雉,绿尾虹雉被列为易危物种,被称为“鸟中大熊猫”。伴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关于绿尾虹雉的目击案例越来越多,这离不开大熊猫的“牵线搭桥”……
《大熊猫》从诠释“生命共同体”的艺术立意出发,以“爱”为主线,编织成一条连接自我与他人、血缘与亲情、物种之间乃至天地万物的精神纽带。在舞台上,你能看到各种自然精灵,共同演绎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美丽画卷。
音乐戏剧《成都》
成都大运会执委会授权合作商中演现场(成都)文旅发展有限公司,推出的音乐戏剧《成都》于7月26日首演。演出以赵雷创作的歌曲《成都》为灵感,在成都文化新空间“成都X现场”开启常态化驻场演出。空间外部墙绘画作由中国国家话剧院舞美设计,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客座教授张武领衔的中央美院团队打造,戏剧讲述“发生在成都”的蓉漂人生活。观看戏剧还可以享受沉浸式的场景消费,吸引大家在成都看《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