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东坡》剧照
四川在线记者 李婷
回望千年,东坡的诗词化为流动的身韵,生长于当下。7月22日晚,国际著名编导、舞蹈家沈伟的最新力作——现代舞诗剧《诗忆东坡》在上海文化广场首演,这是中国东方演艺集团继《只此青绿》后,携手眉山推出的又一大型力作。
该剧由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有限公司、中共眉山市委宣传部出品,由眉山市歌舞剧院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出品,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作媒体支持,作为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舞蹈学院、北京画院共同支持的2023年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7月23日晚还将再演一场。
现代舞演绎中国苏东坡,用国际视野打开15首诗词
千年时光,我们该如何寻觅东坡?
苏东坡是中国人最喜爱的诗人之一,他的人生际遇与人格魅力,常常与现代人产生不少心灵联结。现代舞是最国际化的舞蹈形式之一,表达富有想象力,有观众说“看不懂”,也有人认为它简约又高级。
首演现场,《诗忆东坡》将现代舞蹈融合诗词、国画、书法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以音、舞、诗、画的综合视听体验和中国传统写意的手法回溯千年,与东坡这位“异代知己”达成对话。
《诗意东坡》剧照
舞蹈艺术地呈现东坡诗词中所孕育的中国精神内核,写意地找寻当代人与东坡的精神契合点:生动积极与充满深爱,从人间悲欢到乐观旷达,彰显一往情深之动人品格。作品着力以国际艺术视野探索中国文化的时代表达,和对中国诗意精神的现代寻觅。
据了解,《诗意东坡》经过19次易稿,从苏东坡一生3000多首诗词中提取了15首。当从14枚印章里追忆东坡留存于世的多面人生底色,当悠悠古琴于舞台一角弹拨起清澈又深沉的音乐,当高悬的巨幅古画像凝固了时空,思想精神自千载传承而来,舞不尽满目的诗情画意。
从眉山出发,国内外艺术家深挖“一滴水”
四川眉山是苏东坡的故乡,也孕育了三苏文化。
2022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眉山考察,前往三苏祠了解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等情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滴水可以见太阳,一个三苏祠可以看出我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们说要坚定文化自信,中国有‘三苏’,这就是一个重要例证。”
《诗意东坡》剧照
沿着苏东坡的生命轨迹,《诗忆东坡》从眉山出发,集结了国内外顶尖艺术家团队。沈伟担任总导演、编舞、视觉总监、舞美设计、服装设计、造型设计,他与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副秘书长、国家一级编剧郭长虹共同编剧,旅法作曲家陈其钢担任音乐总监,由参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灯光的设计师萧丽河担任灯光设计等。剧目以中国东方演艺集团的创作演出队伍为核心,汇集了旗下演员盛浩哲、左思远、孙鹏等,以及眉山市歌舞剧院等20多位优秀青年演员。
“它是我目前感觉最难的作品之一。”沈伟说,他曾4个月研究东坡,找来诗词、背景等一切可收集的资料,寻觅一种可以在舞台上呈现苏东坡的才华和魅力的方法。他说:“我努力让我的作品能够触及内心,愿能与每一颗走进它的心灵沟通,希望观众能有共鸣。”
“诗词是进入苏东坡精神世界的青云梯。”编剧郭长虹认为,“苏东坡是每个中国人心中的理想人格化身,在他身上,人格与神格交融,物与我无间,古与今同在,宇宙人生、神思物色,奔来胸次,大块噫气、青萍微茫,皆是诗意。”他说,“我们的故事从追忆开始。这既是苏东坡本人的追忆,也是我们对共同记忆的追忆,就好像一层层剥开锦囊,进入一道道门,看隐秘的风景与故事。我们的故事也无古无今,因为苏东坡就像高悬中天的大月,秦时汉时,古月今月,照到的都是一样的人——为此文化所化之人。”
《诗意东坡》剧照
值得一提的是,该剧音乐部分不少由古琴演奏家赵晓霞在现场倾情演绎。赵晓霞说,“东坡‘善琴,不解弹’,却道出中华文化流传至今的向往:愿闻天籁,以成德音。他追求真同、古雅,如当今的我们,都在寻觅一种传递千年不息的文脉精神。《忆故人》《酒狂》《阳关三叠》《秋水》《神人畅》……这些激响在华夏大地的琴声,无时刻拨响着诗人的心弦。”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诗忆东坡》力图以极致审美体验,为东坡写一首现代诗篇、绘一幅中国新卷,以真情与精神图景的漫漫索骥,描摹这位救世为民、一往情深、旷达乐观的中国人,唤醒你我潜藏于心的力量,“谨以此剧致敬东坡,也致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