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肖姗姗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7月18日,为期四天的2023年番茄小说作家高级研修班在成都正式结业。来自番茄小说的25位原创作者完成了针对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共性、行业现状、小说平台内容创作和审核规则、IP向网文作品创作经验、新媒体时代的网络文学评价维度等定向课程,在这个学习过程中,阿来、李怡、流潋紫、月关、许苗苗等作家、学者、编剧轮番上阵,通过讲课和对谈,深度剖析了传统文学以及网络文学行业的现状及未来。
成都开班 热议网络文学发展前景
本届研修班由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四川省委网信办指导,四川省作家协会、番茄小说主办,四川川报上行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阿来书房承办,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协办。旨在给网文作者提供一个行业交流的平台,促进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互相了解,谋求共同发展的机会。
番茄小说在市场上已经为广大读者和作者所喜爱。作为抖音集团旗下一款综合阅读平台,每天有大量用户在该平台上阅读作品、分享心得。目前其端内已上线大量优质出版物、影视剧原著以及原创网络小说,作品总量超过150万部。
在丰富内容生态的同时,番茄小说也致力于挖掘和培育优秀的原创作家,加大对原创网络文学的扶持力度,推出更多原创精品。
研修班课堂
开班仪式后,阿来以《破除分别心,寻找共同性》为题,带来了第一场文学大师课。阿来认为网络文学是一种新的文学生产形态,不能假装没有看见。对于文学而言,无论生产形态如何,都无法改变阅读的本质,希望大家破除分别心,寻求共同性。“今天的网络文学有众多的写作者,也有众多的阅读者。这个繁荣局面也已经持续了近二十年的时间。网络文学如果说要继续发展和提高,还需要更多地关注现实,更多地注重提升小说的生命形式,我想它一定会把自己的创作天地越走越宽。”
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副秘书长李弘也为到场作者们介绍了目前中国网络文学的现状,并提出了人工智能技术对网络文学行业发展影响的看法;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院长李怡,《甄嬛传》作者、编剧流潋紫,以及部分网文作家也一同与网文作者们分享自身经验。
云端对话 当传统作家遇上网文写手
而本次研修班的重头戏,来自一场“云端”的对话——
7月17日,番茄小说联合阿来书房在四姑娘山举行了“番见世界·云端山语”直播对谈。阿来同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邵燕君、番茄小说头部作家骁骑校、三九音域,就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的话题碰撞出精彩的火花。
阿来等云端对话
“读书是精神上想象的漫游。”阿来在直播间表示,无论网络文学还是传统文学最终都会殊途同归。“一直在观察,过去中国主流文学对文学的看法还是现实主义。而我认为文学也需要带来一些更具有游戏性的东西,能够帮助读者放松下来,很多网络文学的内容可以帮助读者重新认知世界,甚至重建其对于人生的理解。而小说,它跟诗歌、散文的起源不同,指向也是完全不同,它本身就有消费的特性。”
而邵燕君则站在文学研究的角度,对网络文学加以阐释。她表示:“网络文学不是通俗文学的网络版,而是一种新媒介文学。从文明形态的角度来讨论,因为有了印刷术、有商业商品社会,才有了小说这样一种消费性的给读者购买的形式,这是印刷文明的形态。人类社会从印刷文明进入网络文明,文明形态发生了变化,在形态发生变化的时候,进入网络的媒介再进行创作的小说,就是网络小说。”
提及与传统文学的不同之处时,邵燕君表示,网络小说跟传统纸质小说存在共通之处,它就是人类对这个世界的理解通过文学形态进行表达。它们之间应该是一个不同文明形态生长出的文学对话关系。
初代网文作家、《长乐里:盛世如我愿》作者骁骑校认为:“网络小说承担的是社会减压阀的功能,网文可以对抗现实的痛苦,对抗生活的压力,能够让灵魂在那么一个短暂的时刻来到幻想的世界,这是读者回避现实痛苦的秘密花园。在一次会议上我说过,网文是一个善举,一部手机,一篇三五千字的爽文连载,就能让一个失去希望的人对人生多一些留恋。现在看来,这个标准定得有些低了,其实我们可以做到更多。”
而新生代网络文学作家的代表,《我在精神病院学斩神》作者三九音域,则把网络文学以童话来比喻。他认为网络文学是更加适合成人、年龄更大的,内容更多元、更丰富的一种童话。“对于童话而言不会追求传统纸质文学那么深刻的立意,不需要有那么复杂的文笔,讲好故事才是童话真正核心的东西。”三九音域表示。
显然,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之间没有明显的分别性,并且存在着大量共融性,它们互为补充,相互促进。正如阿来所倡导的那样,网络文学不能因为书写介质的不同改变文艺创作的本质,内在的精神还是要得到保持——这就要求网文作者对自身的作品进行打磨,取传统文学的优点,并融会贯通,给读者提供更富精神满足感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