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遂良同州《大唐三藏圣教序》碑原石存于陕西西安碑林博物馆,为慈恩寺大雁塔下褚遂良所书《大唐三藏圣教序》的“双胞胎”。
褚遂良出身河南褚氏,博学多才,精通文史。隋末时期,追随西秦霸王薛举,担任通事舍人。归顺唐朝后,在太宗朝和高宗朝前期受重用,历任同州刺史、吏部尚书,累迁至尚书右仆射,参知政事。因反对唐高宗册立武则天为后,被贬为潭州(今长沙)都督。武后掌权后,迁桂州(今桂林)都督,再贬爱州(今越南清化)刺史,卒于任上。神龙革命后追赠右仆射,谥号“文忠”。天宝六载(747年),配享唐高宗庙庭,累赠太尉。
褚遂良工于书法,初学虞世南,后取法王羲之,与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并称“初唐四大家”。四人中,真正开启唐代楷书门户者,非褚遂良莫属。纵观唐中期的颜真卿、徐浩,莫不受其影响,可以说唐朝中后期书坛风貌是由褚遂良启导的。唐代书法家张怀瓘在评价褚遂良的字时曾有“美人婵娟,似不轻于罗绮;铅华绰约,甚有余态”的评语。
同州《大唐三藏圣教序》碑是最能代表褚遂良楷书风格的作品,字体清丽刚劲,笔法娴熟老成。褚遂良在书写此碑时已进入了老年,至此他已为新型的唐楷创出了一整套规范。
“汉字中国——方正之间的中华文明”特展执行策展人原媛:
褚遂良同州《大唐三藏圣教序》碑的碑文内容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其中一个部分是唐太宗李世民为玄奘新译的佛家经典所写的《大唐三藏圣教序》,另一个部分是当时的时任太子李治所写的《大唐皇帝述三藏圣教序记》。
褚遂良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他精通文史,书法汲取欧(欧阳询)、虞(虞世南)之所长,开创了刚柔相济的楷书新风。这件作品是褚遂良晚年的唐楷代表作,褚遂良的褚体可以说是开启了唐楷的门户,是楷书脱离隋代的影响、走向成熟的时代标志。
四川在线记者 成博
摄影 黄潇
剪辑 郭雨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