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向华/文
7月14日,星期五。人文天府,文化四川,在这里,天府周末与你每周相约。
我国的汉字是世界上使用历史最长的文字,据传为黄帝的史官“仓颉”所造。当我们的视角从传说转向考古,有哪些考古成果能够向我们展现汉字产生的端倪?我们可以从出土文物中找到汉字的源头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教授、贾湖遗址发掘和研究主持者张居中为您揭秘“8000年前的‘仓颉’们”。
汉字何时发明?它是原始符号的演化还是圣贤的灵光一闪?神秘的巴蜀符号是否也是文字?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北京大学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主任孙华为您解答汉字的“十万个为什么”。
从2002年推出的虚构作品《旧宫殿》,到畅销书《故宫的隐秘角落》《在故宫寻找苏东坡》,再到《故宫六百年》《故宫的古物之美》《故宫的古画之美》《故宫的书法风流》……多年来,祝勇一直与故宫对话,为故宫书写,这一次,祝勇试图打捞起故宫里那些离现今更近的人与事。2023年是故宫文物南迁启程九十周年,怀着肃穆的心情,祝勇完成了新书《故宫文物南迁》的写作,6月,正式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
革命叙事中的寻找与救赎——读小说《太平花》,每一个树号都是泉眼——读散文集《通往自己的路上》,抵达绿的深处——读诗集《越过夏天的地界》……本期西岭雪请看各位作者以清新独特的角度评析近期新书好书。
风过核桃坪,宽窄之道(三首),吴鸿的装帧哲学……本期原上草请看各位作者的妙笔深耕。
喜欢的朋友可以点击文章标题,深入阅读:
9版
透过贾湖刻符追寻汉字起源 张居中揭秘“8000年前的‘仓颉’们”
《兰亭序》不是王羲之写的?巴蜀符号到底算不算文字?这场讲座,孙华解答汉字的“十万个为什么”丨汉字中国100讲
去国帖“下线”,“Z世代”对传统文化的爱在“上新”|天府周末·文化评弹
10版
再现九十年前峥嵘岁月 祝勇新书《故宫文物南迁》找回流失的记忆
11版
1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