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猛:一江四河七十四溪,清清嘉陵过武胜|人境·行走

2023-07-03 17:08:03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黄勇

文猛

逆流而上,在四川武胜县跟上嘉陵江入川的脚步。顺流而下,跟着嘉陵江走向长江,我得知道嘉陵江往哪里去。

“千里嘉陵,武胜最长。”这句话,武胜人说了几千年,这是武胜人的底气。武胜,一个很阳刚的县名。嘉陵江在武胜境内流了117公里,县内还有长滩寺河、兴隆河、复兴河、吉安河,还有74条小溪。“一江四河七十四溪”,山环水绕,嘉陵明珠,阳刚的武胜更似江南水乡的秀美。

“千里嘉陵,武胜最美。”这句话,是86万武胜人最近几年庄严宣告的,这也是武胜人的底气。谁不说俺家乡好,美丽的嘉陵江流过的每座城市,大家都说是嘉陵江上的最美城市。武胜人敢于大气地树标杆,感恩天地给他们一条江,让江水更清,让江岸更绿,让村庄更富,让城市更美。只有让山川河流服气,才能让江上所有的城市对自己服气,对自己仰望。

千里嘉陵,武胜敢于最美,就必然最美。


武胜县中心镇应龙岛上油菜花开放,尽显芬芳。 吴迪 摄      

江清:拆除网箱,渔民上岸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是固存了几千年的生存法则。天地给了武胜人丰富的江河,他们在江河上网箱养鱼,渔船打鱼,在江河岸边养猪,让武胜成为著名的养鱼大县、捕鱼大县、养猪大县。随之而来的是,污水随意排入江河,垃圾随意倾倒江河。

后来,嘉陵江上建起东西关、桐子壕两座中型电站后,江水自净能力更加脆弱。“千里嘉陵,武胜最臭。”武胜大地上的江河水质降为三类水质,污水东流,垃圾漂浮,“一江四河七十四溪”成为武胜人最为揪心的痛。

江清保卫战打响。

拆除江河上的网箱养鱼。武胜人以秋风扫落叶的气势,做通养鱼人的工作,对每个网箱补助3000-5000元,让养鱼人从江河上拆除网箱,引导生产转型,选择陆上适合的地方养鱼并完善污水处理设施。武胜所有江河上见不到一处网箱养鱼,江河水面一下清爽起来。

渔民上岸。武胜有劳动力的退捕渔民424人,他们祖祖辈辈在江上捕鱼。武胜历史悠久的龙舟文化、优美动听的船工号子,传承着武胜渔民历史上的辉煌,武胜人血脉里总有龙舟竞渡的豪气和船工号子的激荡。武胜人最理解这些渔民的心情,县水产渔政局一条船一条船地走访,根据渔民自身情况和所在地条件,一船一策,帮助转产转业,助力渔民告别“水上漂”,实现“陆上安”,过上不同于祖辈的全新生活。

中心镇狮子口村村民陈林看着自家几条渔船被拉上岸,心里空荡荡的。以前在江上一网下去就是几百斤鱼,鱼挂在网上满满当当的,那是一个渔民的收获。后来,尽管一网下去只有几十斤甚至几斤鱼,但大江总不会让自己空手回家。

水产渔政局和陈林一起想今后的出路,帮助他申请政策资金,派出工程师赵江手把手指导他搞养殖业,承包村里的51亩水田,发展稻虾综合种养。

走进陈林的养殖基地,一些工人正在池子里打捞龙虾,按照品质称重分装。陈林说,这是客户预定的龙虾,将送到各个餐馆。上岸第一年,他的养殖场收获两批小龙虾2500公斤,产值近20万元。

陈林请我们吃小龙虾。他笑着说,他最拿手的是煮嘉陵江鱼,但养小龙虾让自己发了虾财,比捕鱼强多了。他将扩大养殖规模,让更多和自己一道上岸的渔民参与进来。江上能够搏风斗浪,岸上就能够战天斗地。

在陈林家的墙上,我们见到好几个轮舵盘。陈林说,是特意从自家船上留下来的。这是一个渔民对江河的感情。


游客在武胜县中心镇应龙岛体验“嘉陵江畔游,两岸菜花香”。 夏俊林 摄      

江绿:植树造林,栽种作物

武胜人在江清上大气魄,在岸绿上更是大手笔。

在嘉陵江上没有高筑大坝修建水电站的漫长时光里,嘉陵江不时像一匹没有缰绳的野马,在大地上狂奔乱跳,把岸边的树、庄稼、田园、房屋踏在波浪下。除了顽强的芭茅草,嘉陵江消落带上累累伤痕,成为江边长长的疤痕。

庄稼提心吊胆。家园提心吊胆。

嘉陵江两岸不是一江风景,是一江痛到心底的疤。

嘉陵江上筑起大坝,建起水电站,像给野马般的嘉陵江系上了缰绳,水涨到哪里,水落到哪里,完全在人们的掌控中。

让两岸变得更美,让一江清水流淌在大地上的画框中,成为沿江人民最热切的期盼,成为乡村振兴最大的主题。

树是要种的。

两岸光秃秃的消落带,就像一个人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却没有眼睫毛和眉毛,就像一个人没有头发。

植树造林从绿化嘉陵江开始,这就是武胜人开始的江绿工程。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航标灯,是行动书。

全县设立县乡村三级林长521名、三级河长427名,中心任务是植树和护河,每年植树造林重点区域在嘉陵江两岸。桃树、李树、柑子树要栽,花开两岸。麻竹、柳树、松树、柏树要栽,绿满两岸。短短两年中,履行植树义务24.75万人次,完成营造林1400亩,让嘉陵江两岸除了庄稼地外的消落带上,都种上了绿树。水岸线、山脊线、天际线,都是生机盎然的绿意。

庄稼是要种的。

乡村振兴专班由原来县上来自各部门退居二线后的15名“一把手”组成。他们对全县嘉陵江流域了如指掌,关键是他们有着巨大的人脉和较高的威望,振臂一呼能应者云集。专班每月召开一次例会,由县委副书记、分管农业副县长主持。每季度召开一次调度会,由县委书记主持。目的就是要把规划出的武胜乡村振兴图落实到大地上、大江上,哪里出现问题,专班就给哪里开专课。

武胜人彩绘嘉陵江是前所未有的大手笔。他们在昔日因洪水而抛弃的撂荒地上,因地制宜,因江而谋,种植8000亩彩色油菜、6000亩向日葵、20万亩大雅柑、20000亩黄精等中药材。

每年举办的油菜花节、向日葵节,嘉陵江两岸人头攒动,游客踏波而来,绿了江岸,富了群众。

嘉陵江两岸,四季鲜花盛开,四季绿树长青,素雅的,浓艳的,高擎的,低伏的,无不轰轰烈烈。

武胜人去年实现了全域公交,下一步将实现全域天然气,全域自来水,全域污水治理。

“休闲江湾城,诗画田园乡。”这是武胜人给自己定做的名片,这一天一定会很早到来。


行驶在嘉陵江面的游船画舫。 夏俊林 摄      

江美:鱼群游弋,鸥鹭翩飞

拜访了武胜一处处美丽的乡村,走上武胜人打造的游艇上,我还得去拜问下游的嘉陵江。

武胜江面上最初只有一艘游艇,后来客人实在太多,又打造了七艘,武胜人说还要再增加。

千里嘉陵,武胜最美。不是自己在表白,是每个到过武胜、准备到武胜的人共同的点赞。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天蓝蓝,水蓝蓝,江面如镜,再也想不出更精准的比喻了。城映水中,村映水中,树映水中,天映水中,白鹭、红嘴鸥追逐着游艇走过的浪花。江水清着它的清,浪着它的浪,蓝着它的蓝。一江清波荡去了我心中的尘埃和垃圾,让我通体明亮,如一江清水。

在游艇前后,不时有鱼群游动,鱼儿翻飞。同艇的老徐曾经是江上的渔民,上岸后在一家饭店专门做煮鱼的大厨。2017年全县取缔网箱养鱼,2021年又全面禁渔,祖祖辈辈在江上打鱼养鱼,自己却成了“叛逆者”,告别嘉陵江,走上江岸。他说,每周都要挤出时间来坐一次游艇,几天不见嘉陵江,心里空落落的。

他指着远处的鱼群说,这才禁渔两年,江中鱼就这么多。10年后,江中鱼群该是多么让人惊异的景象。

请老徐给我们喊一段嘉陵江船工号子——

嘉陵江水哟,嗨嗨,悠悠哟,嗨嗨
连手推船啰,嗨嗨,到河里走,嗨嗨
龙角山黄葛树,嗨嗨,是又壮又胖,嗨嗨
财神码头哟,嗨嗨,好热闹哟,嗨嗨
锅盔凉粉哟,嗨嗨,味道长哟,嗨嗨
下了船啰,嗨嗨,喝二两哟,嗨嗨……

我从老徐的号子中听出的是欢乐,听不到惊天动地、惊心动魄。风平了,浪静了,水清了,嘉陵江船工号子少了昔日的悲壮和苍凉,少了昔日翻江倒海的生命激荡。我听出的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欢乐和幸福,是一种心底的歌唱。

沿着嘉陵江一江清水走下去,嘉陵江走到重庆朝天门,一江清水投入长江,长江前方是三峡,三峡前方是大海,大海前方是天空。

作者简介

文猛,本名文贤猛,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重庆市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重庆市万州区作家协会主席。在《人民日报》《散文》《北京文学》等报刊发表散文、小说500多万字。出版《山梁上的琴声》《远方》《三峡报告》《阴阳乡官》等。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