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淮:春风十里不如你|人境·行走

2023-07-03 15:19:40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黄勇

李淮

《绵竹县志》记载:“绵北马跪寺左右青龙、白虎二山产茶甚佳,邑商采配作边引行销松茂等地。”乘春风搭白云、走山道行曲径,我们来到县志中记载的绵竹土门茶山踏青采茶。

人们常说,明前茶是最好的春茶。实际上,谷雨前的茶滋味也丰富醇厚,受到很多老茶客的青睐。清明后,雨水少、阳光足,雨前茶出芽晚,叶色鲜浓,香味佳。与明前茶相比,雨前茶在茶树枝头停留的时间长,吸收的养分更足,内含营养成分更丰富,制出的茶滋味相当不错。谷雨的茶,并不逊于明前茶。茶客们有说法:“明前喝香味,雨前喝滋味。”

春意盎然,茶农们在海拔1000多米的九顶山上采茶。绵竹的赵坡绿剑,就长在群山雾绕、林木葱郁的困牛湖水浇灌的地方。陆羽在《茶经》中,就提到过这里的赵坡茶。所以,到这里采茶品茗,感受春光里千年古茶的春风得意,当是人生快事。

一行人在弯弯山道中穿行,不时有茶农背着背篼,从身边擦肩而过,多是女性,以年长者居多。一顶破旧的草帽遮住头顶火红的太阳,双手大拇指、食指、中指被鲜茶叶的汁液染成褐黑色。

一个穿着毛蓝布衣大褂、同色系紧身裤,背着竹背篼采茶的大婶说,她已经采了三四斤,还要到那边山上去采。平常一天能采上10多斤。每天早上,天麻麻亮就上山,差不多采到11点,就把茶交到茶厂,换了钱还可以领到两个馒头打尖,下午三四点再上山。中午太阳光太毒,没人会去采茶。

我打听她的年龄,她用右手撩一把鬓边的头发说:“66岁,下半年,就吃67岁的饭了。”真不简单,这么大年龄,还在爬坡上坎采茶。她的脸上,被岁月刻满沧桑的印记,额头五线谱、眼角鱼尾纹,明眸不再清澈动人,但那双在墨绿的茶树枝芽上忽左忽右、上上下下活泼翻飞的双手,一掐一摘、一收一放,灵巧得像春天中构树枝上欢唱的百灵鸟。

她神情自然,腰板挺直,说话快人快语,嘴里搭着话,双手采摘茶,满脸洋溢着对一片树叶的渴望和喜爱,对采茶工作自信满满,一抹发自内心的微笑,让她的脸成了一朵绽放的菊花。今年今天今时,十里荡漾的春风,都不如这位大姐的心情。

我赞美她的巧手,她连连摇头说,不行不行,我们这里有的是比我采茶快的快手。我看了看,我们10多个人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非常努力地采茶,1个小时汗流浃背的成果,还不如她10分钟的成绩,茶叶的等级在验收时也大打折扣,真是惭愧得紧。

我与茶农采回的鲜茶叶,在茶艺师的手上炒制。雨前新茶的制作,都是遵循当天采摘当天炒制的习俗,才能及时锁住茶芽的精华,不辜负品质优良的茶青。自然,也不辜负辛勤劳作的采茶人。

谷雨前后的每个白天和夜晚,新焙茶叶的清香环绕着着茶山,一个村庄连着一个村庄,一个山坞傍着一个山坞。千亩茶山,万里飘香,真是诱人,让我不想归去。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