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川酒故事”征文⑭|张忠辉:一瓶“过期”酒,道出“无为有处有还无”

2023-08-21 11:45:39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黄勇
手机访问

张忠辉

1987年元旦节,我结婚之日。那时生活简朴,没有什么中式、西式、教堂、草坪之类的婚礼婚宴,通常是双方直系亲属、要好朋友、友好左邻右舍前来祝贺,有的带一床被面或被套,有的送一对枕头或枕巾,有的提两个暖水瓶或洗脸盆,就一起来恭喜了。过程简单而热闹,新人幸福且甜蜜。

当然,再简单节约,喜糖喜烟喜酒“三喜”还是必须有的。烟,就是六七块钱一包的红塔山;糖,当数上海出产的“大白兔”;酒,倒不用愁,在老家供销社上班的姐姐提前一年就为我准备好了一大箱尖庄曲酒。当年寻常人家最好的酒就是五粮液,尖庄可是它的“亲弟弟”,平民婚礼,尖庄足矣。

5桌开了10瓶酒,大家就喝嗨了,唯独堂兄表弟们那一桌似乎还没尽兴,嚷着开了第11瓶,喝得一个现场烂醉如泥,两个在桌子上趴起,还有两个直起舌头提虚劲,吼着还要开一瓶。长辈们拦着我不准再开了,满满一箱酒12瓶,剩下最后一瓶。我想,不开也好,还有两个好友有事没能来,就给他们留着吧。

事后,两个好友提着五粮液来。人家的好酒先摆上桌,我的尖庄就不好意思拿出手了。转念一想,既然是最后一瓶喜酒,干脆留到明年结婚一周年时再喝吧。

俗话说,士隔三日,当刮目相看。川酒世界,更是日新月异。30多年前,一条“品全兴,万事兴”的电视广告成了流行语,四川全兴足球队更在全国掀起黄色旋风,全兴大曲也跟着火遍大江南北。随后,川酒群雄掀起飓风狂飙,从五粮液、泸州老窖、剑南春、郎酒、全兴大曲五朵金花,再到沱牌、丰谷、江口醇等众多新秀,以及舍得、东方红、1573、水井坊、红花郎、青花郎等品牌的兴起,泱泱白酒王国,二分天下,川酒占其一,风光无限。

在如今的白酒王国,我留下的那瓶尖庄酒,就像丰腴凝脂的杨贵妃碰上巴黎时装节,在以骨感为时尚的T台上,根本找不到感觉。

不过,这瓶“过期”的尖庄酒,却是我仅存的喜酒,次年元旦,我把她请出来,想用她和老婆重温交杯酒,老婆却突发奇想:留到10周年喝吧。这个理由,充分得不可抗拒。

10周年到了,我等着老婆开酒。她拿着酒瓶子转来转去,看了又看,说20周年喝更好。是呀,这是最后一瓶喜酒,喝了就再也没有了。我接过酒瓶,把瓶口送到鼻尖上,夸张地做了个深呼吸。“好香!”我吧唧着嘴,对着瓶子无不隐忍地说,“好男人在家要听老婆的话,既然老婆大人发了话,我就再珍藏10年。”

20周年那天,又把酒请出来。但老婆依然舍不得,只允许我把酒放在枕边,闻了一夜酒香。当30周年再拿出来时,老婆很惊讶,瓶里只有大半瓶酒了。细看瓶口塑封,已经龟裂,酒的表层貌似还有点油珠珠。老婆怀疑酒是不是挥发了?脂化了?我透过瓶身,标签背后清晰可见白底蓝字“85年6月1”,这酒真的太久了,可没听说白酒要过期呀!

就算过期了,也舍不得丢,继续存着。一天,小区来了个回收旧酒的人,我拿去咨询,他说这酒喝不得了,但愿出300元回收,说是要用来做活广告,告诉人们不要盲目存酒,存太久了喝不得,都卖给他回收处理吧。虽然不能喝了,虽然300元已是原价的百倍,可我还是拿回家继续存着。都说酒精能灭菌杀病毒,也许吧。

2023年3月,停了3年的糖酒会隆重开启。开幕那天,我从橱柜里把这瓶尖庄找出来,发现原来的大半瓶只剩小半瓶了,大标签的纯白底色泛着陈年的黄,烫金压制的“尖庄”两个行书大字,笔画上长出些细粉粉,唯独透过瓶身仍可见大标签背面蓝色出厂日期的字样。

我盯着酒瓶发呆,酒去哪儿了呢?挥发了?浓缩了?我想应该不是。这酒出厂38年,陪伴我们37年,现在这模样,是一分一秒、一天一年渐变而成的,就像我们一步一步走到今天一样。

我想起《红楼梦》里那句话:“无为有处有还无。”反其意想之,不就是“有为无处无还有”么?这看似空的瓶子,可谓装满了川酒几十年由浓纯到升华的故事,装满了我们几十年由辛苦到甘醇的生活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