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分享会
四川在线记者 肖姗姗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8月16日,2023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正式开幕。本届书展,四川作为主宾省参展,同时,一大波四川作家也亮相书展,分享新书,交流创作。以长篇小说《惊蛰》获文坛肯定的四川作家杜阳林正是其中一员。两天、两场活动,在这个上海的秋天,杜阳林带来的,除了《惊蛰》的记忆,还有《立秋》的惊喜。
第十届上海国际文学周主论坛
参加上海国际文学周主论坛
分享关于“叙事共同体”的思考
8月15日,第十届上海国际文学周主论坛在虹口区建投书局举行。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副主席李敬泽,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创研部主任何向阳等出席了本次主论坛。作为唯一一位受邀的四川作家,杜阳林与路内、田耳、陈福民、赵柏田、索南才让,菲利普·韦斯、洛伦佐·席尔瓦、萨尔瓦多·马里纳罗等中外作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叙事共同体”展开了一场深入的研讨。
作为上海书展的特色子品牌,自2011年创立以来,上海国际文学周始终是中外作家进行文化交流、文学探讨的重要平台,迄今为止共邀请到了250多位中外作家、学者,包括4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论坛上,杜阳林作了主题为“叙事共性的价值意义”的发言。他认为文学的叙事不仅有共同体,还有叙事的共性,从作者个人经验出发,通过文字背后的思想和灵魂打动读者,引发奇妙的共鸣。这种作品延展的精神世界既属于个体,又带着集体烙印,忠实记录这个时代斑斓多姿的生活状态。而能完成“叙事共性”的重要基础,即在于根植于我们内心深处共同的情感依归。
《惊蛰》出版两周年
第二部《立秋》呼之欲出
8月16日,2023上海书展开幕首日。杜阳林走进上海思南文学之家,与学者、评论家周立民,青年编辑、评论家来颖燕,围绕“一位追梦少年的觉醒”的主题,分享了他的长篇小说《惊蛰》。
《惊蛰》是杜阳林的现实主义题材长篇小说,由浙江文艺出版社·KEY-可以文化出版,到今年8月已经出版整整两年,成为畅销作品,荣登各类读书榜单榜首,并持续获得专家和读者的肯定。
《惊蛰》被誉为是一部关于乡村命运变迁的史诗,杜阳林对故乡的情感也经历了从回避到和解的过程。他说:“我的少年生活比《惊蛰》还要艰难,但我没有仇视原来的生活。”“要用真诚质朴的语言表述方式,把少年寻求生命的力量展示出来,这就是我最初的真实想法。”
周立民从杜阳林的自我剖白中读出:“他已经撕掉了故乡这层含情脉脉的面纱,但面纱的撕掉不是转向仇恨,而是赤裸裸地,更自然更真诚地面对存在于那片土地上的人和世界。这时候,作家和故乡之间的情感也更平等,故事也就更有力量、更真实、更复杂。”周立民直言:“作家到了这个地步才真的打开了自己的经验,打开了自己的经验也就打开了人类共同的体验。”
来颖燕评价杜阳林:“他带着一种非常自然的对生活的感受力来到这个世界上,并且用一种属于他的方式来讲述自己的成长故事……他用真情实感,找到了抒发情感的容器,在当下的写作环境里拥有了自己的辨识度。小说没有直接暴露教诲的意义所在,但思考的力量反而由此产生了,在具体的细节和形而上的思考之间他获取了一种平衡的力量感。”
分享会上,《惊蛰》第二部《立秋》的最新进度受到了读者们的关注。据悉,《立秋》将讲述“凌云青”从乡村走向城市的故事,目前,杜阳林已经完成了初稿创作,进入审稿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