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润东
作为土生土长的山西人,汾酒是我的最爱。但自从四川德阳一行,让我有缘与川酒相见,一下子打开了我饮酒的世界观。别样的口感和浓郁的后劲,让我印象深刻,流连忘返,从此对川酒念念不忘。
事情要从上学时说起。我的上铺是来自德阳的川伢子,与我同是爱酒之人。他心灵手巧,厨艺了得,在山西上学时,我们经常在食堂开小灶,炒上两个菜,喝上几两汾酒,摆摆龙门阵,解一解酒馋。
但他每每意犹未尽,说,汾酒好是好,但和川酒比起来,总觉得还差点意思。我不服气。他见我计较,有些不好意思,忙解释道:“我又没说汾酒不好。哎呀,嘴笨,说不清楚。这样,等我结婚,拿我们四川的好酒招待你。”一言为定,两只酒杯一碰,一饮而尽,又是一个醉意绵长的夜晚。
接到他大婚的喜讯,我一路穿山越岭,跨过长江黄河。下了火车,兄弟俩抱在了一起。亲热话还没说上几句,他就拉我往家里请。屋内张灯结彩,喜气洋洋,男女老少坐满了人。
刚坐下,菜还没吃几口,他就换好衣服,端着一个红色圆盘走过来,后面跟着新娘,怀里揣着一瓶酒,笑意盈盈。我慌忙站起身。
“你远道而来,先喝上三杯我们四川的迎宾酒。”说完,他示意妻子倒酒,稳稳当当倒了满满一杯,都快溢出来了。这时,我才看清酒瓶上“剑南春”的字样,金光闪闪,赫然醒目。“你这倒酒也太热情,这么满,我怎么喝啊?端起来都洒了,多浪费。”
“这是我们这的规矩,招待客人要客客气气,给客人倒的酒必须是满满当当。不过,我们这的规矩可不兴客人把酒洒出来半点。行不行,咱们关系好不好,就看你的技术了。”他满脸笑意瞅着我。
“来吧,酒杯上的事可难不倒我,好酒我也不舍得让它洒喽。不过,也听我说一句,这第一杯,借花献佛,祝你们新婚大吉,百年好合。”我双手轻抚膝盖,微微低下头,舌头一旋,把酒的表面吸进少许,避免太满洒出来。然后,用牙咬住酒杯,慢慢叼起,紧接着直起身子,双手扶住酒杯,轻轻一送,满满一杯酒干净利落地下了肚。喝完第一杯,把酒杯放在圆盘上,用手在嘴上一抹,大呼一声:“好酒!”
屋里人看我这个外地人一点也不见生,都哈哈大笑。我看着倒酒的新娘,说:“弟妹,给我的考验算是过了吧?酒是好酒,你慢慢倒,不要倒那么满了。”新娘馐然一笑,又把酒斟满,不过已经不像第一杯那么快要溢出来。
我双手端起酒杯说:“盛情难却,这第二杯,我祝你和弟妹琴瑟和谐,早生贵子。”说罢,手一扬,又一杯酒下肚,赢来屋内阵阵掌声。接着,又是满满当当的第三杯。
喝得太快,这川酒不比汾酒,入口要冲,瞬间脑袋空白,有点词穷。我的眼睛一扫酒瓶,急中生智,灵感突然就来了:“这最后一杯,我借这剑南春的‘春’字,祝你和弟妹春风得意,春光满面,财源滚滚,日进斗金。”
“说得好!”屋内里有人叫好,响起一片掌声,大家都笑呵呵看着我。我急忙双手一合,给大家作揖,然后坐下来,夹几口菜压压酒。
接下来的时间,他就坐在我身旁,然后不断有亲朋好友上来敬酒,我都陪着喝上一杯。他边喝还要边介绍——这是我大学同学,是我最好的哥们!
中途,我真是有点撑不下来了。这川酒和汾酒最大的不同是,入口虽然有点冲,但回味越来越甘甜。喝了几杯后,辛辣的感觉消失了,喝起来越来越润,越来越香。
我拉着他:“走,出去方便一下。”他扶着我,出了门,来到院子里。等我方便出来,抬头一看,满满一轮明月挂在空中,皎洁的月光洒在脚下。酒劲上来了,我突然楞住了——这么好的月色,我好久没见过了。
后来的事情,我记不清了,反正半夜醒来时,我躺在酒店里。口干舌燥,起身烧了壶水。端着水杯,站在窗前,想起大学时光,眼泪不由得落了下来。心想,这次可算是没白来,这川酒,后劲也太大了!
我的书房里,还存着他给我寄的川酒,除剑南春外,还有舍得、水井坊、泸州老窖等。每当创作缺少灵感时,我总是倒上一小杯,细细咂摸,任清冽的口感在嘴里崩裂,在喉间燃烧,在肚子里缠绕。这种微醺的状态,正是灵感迸发的最好契机。边喝边写,一篇佳作就裹挟酒意新鲜出炉。可能在某个瞬间,我有幸在川酒的陪伴下,体会到李白“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的狂澜诗意吧。
话说,我也要结婚了。我和他有了个美酒之约:到时,他带上口感最好的川酒,我备好年份最足的汾酒,我们再大战几百回合,喝它个昏天黑地,畅快淋漓。醉酒当歌,喜饮川酒,我等着他带着你,踏月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