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政
题记
在我的家乡,乌蒙山区川南崇山峻岭中的古蔺县龙山镇,在我年少时,割猪草、挑水、放风筝的地方,修建了一座世界第一悬浇拱桥。身处伟大的新时代,我必须用哪怕蹩脚的文字,记录下这片土地的沧海桑田。非常有幸,我见证了这一大桥合龙奇迹时刻。
钢筋混凝土做的海市蜃楼
如果倒映的是流水沟的清泉
大洞坡的野花
白岩的峭壁和山鹰飞过的影子
如果倒映的是南方古丝绸之路
是夜郎国王与汉朝使者的夜宴
(他们喝的是枸酱么
夜郎国王问了“汉与我孰大”没有)
“汉家枸酱知何物,赚得唐蒙习部来”
司马迁曰“独蜀出枸酱”
多持窃出市夜郎”
他们可知两千多年后
古蔺成了“中国酱酒之乡”
如果倒映的是奢香夫人
筑道路 修驿站
她华丽服饰上的银器熠熠生辉
明太祖朱元璋赞叹
“奢香归附 胜得十万雄兵”
如果倒映的是写下《临江仙》的杨升庵
他数度过沱江 溯赤水 经古叙而入滇
“白发渔樵江渚上 一壶浊酒喜相逢”
如果倒映的是东皇庙的晨钟暮鼓
500年前的万大祝 不用一颗钉子
建造了一座巍峨的建筑
榫卯结构 长短不一的材料
所有的奇数木材 隐藏了怎样的元亨利贞
如果倒映的是翼王石达开
且让我们吟诵他豪迈的诗句
“龙山四十八雄峰 铜墙铁壁四方同”
“大盗亦有道 诗书永不俗
黄金如粪土 肝胆硬如铁”
如果倒映的是扶危济困 平定叛乱的傅华封
这位写下《西康建省记》的边务大臣
是否又在构思他的新作
如果倒映的是“镇龙山奔袭战”
是“四渡赤水”心怀理想不怕牺牲的红军将士
是蔺州800好男儿踊跃加入红军
是伟人一生中的“得意之笔”
(为了革命的胜利
他们有时向东 有时向西
有时走大路 有时走小路
有时走新路 有时走旧路)
如果倒映的是古蔺第一任县委书记邓均吾
作为古蔺中学的创办者
他左手写下清纯的诗句
右手翻译《希腊神话》
如果倒映的是乌蒙山区的山川草木 飞禽走兽
农舍的炊烟 大地上的庄稼
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的山民
我都可以依稀一一辨认出来
偏偏 没有海市蜃楼
偏偏 只有我的幻听幻觉
矗立在眼前的是一座钢筋混凝土的庞然大物
雄伟壮丽的世界第一悬浇拱桥
当彩虹般拱桥合龙瞬间
我震撼 错愕 无语 羞愧
曾经我自诩云端写诗
而眼前是建桥工人云端施工
让那些魔幻现实主义的小说家
跟着我一起羞愧 一起无地自容吧
在合龙瞬间
我看见历史与未来的联结
梦想与现实的联结
甚至我看见
乌蒙山区的山峰联结了大海的波涛
科技上演的魔术
手绢变鸽子
空手抓火焰
大变活人 分身 腰斩
乃至水面行走 长城穿越
运动中的变幻
速度中的障眼法
瞒天过海的道具
匪夷所思的答案
从前 令我惊怵的魔术
今天 被忽略 被哂笑 被鄙视
古人曰 鸡鸣狗盗 奇技淫巧耳
此刻 在我故乡镇龙山
东经105.9度 北纬27.9度
北京时间2023年8月11日下午2点
此刻 我凝神屏息 仰望古金高速
世界第一悬浇拱桥 水落河特大桥的合龙
干龙入海
东皇庙是龙首
万寿宫是龙尾
瓦房 青石板街道
有“小陕北”之称的镇龙山
斜卧于山腰
这是记忆中的故乡
千百年来
一声叹息压在龙山人的心头
“干龙啊 干龙”
头枕水落河大桥
故乡啊 今天起 你将干龙入海 自由翱翔
【备注】水落河特大桥是古金高速的控制性工程。该桥位于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永乐镇与龙山镇交界处,为上承式钢筋混凝土悬臂浇筑拱桥,左幅全长1721.25米,右幅全长1676.20米,主跨计算长度335米。桥位处山势陡峭,两岸近乎直立,桥面至谷底高差250余米。大桥拱圈共设计4个拱肋,每个拱肋分为45个悬浇节段,共180个悬浇节段。大桥于2020 年12月启动建设,2023年8月合龙,桥隧比占82%的古金高速(四川古蔺至贵州金沙)全长39公里,双向6车道,预计于2023年12月通车。水落河特大桥建桥地质条件差、施工难度大。该桥的建成体现了中国桥梁建设者的智慧,展现了中国建筑工人的风采。在世界桥梁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作者简介
李明政,四川古蔺县龙山镇人。四川郎酒集团党委书记,中国作协会员。有诗文集《左诗右酒》,诗集《黑夜盗取的玫瑰》等。
诗与桥的隔空对话
——李明政访谈
8月11日,古金高速公路重要控制性工程位于古蔺县龙山镇的水落河特大桥顺利合龙,该桥为上承式钢筋混凝土悬臂浇筑拱桥,跨径335m,是世界同类型最大跨径拱桥。出生于古蔺县龙山镇的著名诗人、郎酒集团党委书记李明政,在大桥合拢之际以诗达情,写下了《钢筋混凝土做的海市蜃楼》组诗,以诗为念,记下“世界第一跨”水落河特大桥合龙之感。在组诗(其一)视频版网络爆火的时刻,古蔺融媒特别专访了李明政,了解诗行背后的故事。
小融:明政书记,您好。《钢筋混凝土做的海市蜃楼》是您见证水落河特大桥合龙的感悟之作,诗中有问情的叙事、有肝胆豪情的历史、有梦幻和现实、有大开大合的时间和空间,以这样独特的角度作为诗歌选题,您是如何考虑的呢?
李明政:今年6月,我去老家龙山,从郎酒庄园所在的二郎镇去龙山镇,其实就一个小时时间,很近的,只是现在回去得少了。和故乡之间似乎有一种渐行渐远的感觉。物换星移,白云苍狗,我已经成了异乡人。还好发小邓正才领我到龙山镇附近走走看看。这一看不得了,正在建设中的水落河特大桥震撼了我,平时都是在新闻里看到,没有什么感觉。当我走到桥下,看到即将合龙的大桥。天空中有个缺缺,好像合龙的是天空,而不是大桥。无论如何,我要用文字把水落河特大桥的合龙记录下来。
作为一个诗歌爱好者,我要用我的作品反映家乡的巨变。于我而言,生活在这样伟大的时代,我们国家在桥梁建设上,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成就,如果我不能写点什么,那是没有良心的、是可耻的。
写作水平高低另当别论,反正要写。
小融:《钢筋混凝土做的海市蜃楼》整首诗的创作经历了多长时间?您能给我们份详细创作心得吗?
李明政:工业题材的诗歌写作,于我太难了。在钢筋混凝土里找到诗意,在索塔和拱肋中搭建诗行,在卷扬机里翻飞意像,在头顶安全帽、早出晚归的建桥工人的汗水里拓展诗句,以至于在一个庞大的钢筋混凝土的桥梁建筑里,寻找到诗歌的草蛇灰线、蛛丝马迹。反正,我觉得难写。
有天,我想到如果水落河特大桥作为海市蜃楼,它投射在沙漠、海边、城市上空,它一定是雄伟壮丽的。我会引以为豪为全世界的人指认,这就是我故乡的水落河特大桥。正是源于这一思路,我写下了《钢筋混凝土做的海市蜃楼》一诗。
写作此诗,包括查阅资料竟然用了半个月时间。外媒常讥笑中国建筑方面的成就,认为中国是“基建狂魔”,这是他们看到中国发展了,见不得中国好,我要为中国桥梁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而赞美、而歌唱。
也曾经讨论,其实写作就是要找到一个角度,一个进入主题的角度。我个人认为,诗歌就是人性、物性、神性三者在诗人心底的一次邂逅。你琢磨一个事情,时间久了,诗神就降临了。
小融:诗歌于您是一种怎样的存在呢?您能给我们分享一下诗歌创作的体验吗?
李明政:最近几年我写得少,主要是觉得自己没有突破。有时写了又撕掉了,拿不出手。《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对我说:“明政,你可尝试写点散文。”但在我心里,心心念念的还是诗歌。
我和诗友涂拥也讨论,如果不勤写,怎么会有好诗呢。没有量,哪有质。物质世界和日常生活在每个人的心里投射出的影像是不同的,我还是常用形象的眼光、诗意的眼光打量世界与生活。
我母亲还在世时,有次我问她,为什么窗台上那棵茶花树,总是在树根附近,每年春天都长满了我不认识的杂草和小花朵,很漂亮的,我又没有播种,他们是从哪里来的。我母亲说:“泥土里有种子。”
我听到她说这句话时,我顿时就废了,我还写什么诗呀,她凭自己生活经验说出的一句话,就是最好的诗歌。后来,我在心里默念,泥土里有种子,风中有种子,雨中有种子,鸟鸣里有种子,太阳光里有种子,甚至空气里也有种子。
小融:您是企业的党委书记,日常难免很多事务性工作中,工作节奏也很紧,您会利用什么时间来写诗?诗歌创作和您的工作生活是怎样的关系呢?
李明政:平常工作有些忙,开会,迎来送往,但现在没有什么具体任务,做一些党建方面的工作。
写作是偶尔为之的事了。我的体会是要静下心来,要静得下来。我《左诗右酒》一书的自序,标题就是“凡尘之上诗句闪烁”。大意就是说,要从日常琐碎的生活中超脱出来并发现诗意,这就是所谓“诗意的栖居”吧。
今年,公司“三品节”(品质、品牌、品味)时,我们邀请了贾平凹、苏童、舒婷三位老师参加我们的活动。十多年前,他们到郎酒采风,老朋友相聚,十分高兴,都感叹时光流逝太快,感叹郎酒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三位老师当年都为郎酒写了非常好的散文。尤其是贾平凹老师所写的《在二郎镇》一文,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在写作上,贾老师有句话对我影响颇大:“只有站在硬地上,才能跳高。”我的诗歌写作,写实的多,有时太写实,也是缺点,但我喜欢写实。近年来,公司倡导“唯客是尊”理念。“三品节”期间,我陪作家们到公司内部戏称农家乐的悬崖餐厅用餐。席间竟忘了跟《人民文学》副主编徐则臣敬酒,后来赶紧补上,并用我的古蔺英语自黑一下。“If you try to please everyone,you will please no one.” (如果你想讨好每一个人,其结果适得其反)大家哄堂大笑,其乐融融。贾老师临走时送了一本他刚写的《秦岭记》给我,其扉页上有这样一句话“秦岭最好的形容词就是秦岭”。上周,我去成都阿来书房参加了《大美四川·川酒卷》启动仪式。在论坛环节,我借用了贾老师的句式。
我是古蔺人,郎酒是我的衣食父母。
(文图、视频据“古蔺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