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lker X在智慧工厂与无人搬运机器人AGV联动工作
龙奕彤 四川在线记者 李婷
人物名片
李超,优必选科技商务总监。2014年加入优必选科技,曾主导优必选机器人4次亮相央视春晚、Walker机器人参与“逐梦先行——庆祝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文艺晚会”演出、悟空机器人亮相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热场演出等多个重大项目。
8月8日晚,在成都大运会闭幕式上,有一群特别“演员”——人形机器人团队。它们在舞台上自主地骑着平衡车,拿自拍杆照相,跳起机械舞,牵着小朋友的手互动。最重要的是,当机器人的指尖轻轻一触,宋代画作《蜀川胜概图》就“动了起来”,瞬间变成成都充满烟火气的当下街景。当最具未来感的它们与最传统的中国文化相遇,跨越千年时空、古今对照,令人震撼。这背后,离不开由李超带领的20多人技术团队的付出。
青春团队研发
熊猫机器人代表中国顶尖技术
在成都大运会闭幕式上贡献完美表演的机器人,都由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科研团队自主研发。“在成都大运会舞台首次启用机器人演员,也是我们舞台最大的惊喜和亮点之一,我对它们的表现非常满意。”本次表演的机器人团队负责人李超非常自信地介绍,这群机器人背后包含了不少中国人工智能和智能人形机器人行业顶尖的技术。
李超(第一排右二)和团队伙伴合照
顶尖在哪儿?人类骑车,大脑和肢体会帮我们感知平衡车的重心,从而完成骑行。但放在机器人身上,不仅需要机器人对平衡车的重心感知达到完美统一,更需要机器人的传感器根据地面不同的材质和场景,还有舞台上演员的走位,进行正确判断和流畅配合。这需要借助较多的导航技术和定位技术,机器人自身根据外部信息,进行自主交互和判断。
从整个舞台的运动控制算法,包括视觉算法、路径规划、多传感器融合的定位技术,都要根据舞台的现场情况进行适应。李超介绍:“让大型人形机器人在非常复杂的舞台环境中与50多名演员同台互动,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我们经过不断测试、排练,才呈现出最终的完美的极具科技感的舞台。”
整个技术团队的小伙伴平均年龄在20多岁,大多数是95后、00后。由于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团队除要和演员一起排练外,当演员结束彩排,“技术工作”才刚开始。需要实时根据彩排情况复盘、调整、优化、升级机器人,大家常常连轴转到凌晨两三点,是最后离开彩排现场的团队之一。有一次,他们凌晨1点彩排结束后下班,大运会班车司机开玩笑说:“你们今天下班时间有点早哦!”
李超坦言,当大家一门心思钻研技术,脑海里全是各种数据、需要注意的细节时,往往理性思维超过了对感性的场景想象。第一次完整彩排时,当大家看到人形机器人和《蜀川胜概图》互动时,出乎意料地都被充满诗意浪漫,又有未来寓意的场景震撼了:“虽然整个过程只有短短几十秒,但当我们的人形机器人走到宋代著名的绘画作品前,触动出当下的成都,过去、现在、未来被中国硬科技连结在一起,瞬间觉得好感动。”
优必选大型人形机器人Walker X骑平衡车在成都大运会闭幕式与舞蹈演员斗舞
难忘成都时光
未来智能机器人走进千家万户
有意思的是,其中4台活泼、灵动的熊猫机器人优悠,是根据大熊猫的外形设计而成,典型的大熊猫元素代表着四川成都,更代表着中国。熊猫机器人优悠曾作为迪拜世博会中国馆和平友好使者,代表中国自主研发的大型人形机器人,向世界展现中国科技创新成就。
优必选大型人形机器人Walker X骑平衡车与《蜀川胜概图》互动
人形机器人身上的未来感,是李超加入到这个行业的重要原因。李超曾在工业机械设计领域工作。9年前,他想跳出“舒适区”,尝试一些更有意思的选择,于是关注到了优必选科技。“当时,我了解到人工智能和人形机器人刚起步,很多问题都没有答案,要靠大家去创造那个答案。”李超被这种前所未有的未来感和想象力吸引,学机械自动化专业的他,期待着人形机器人能回答关于人类未来的诸多可能性。那个小时候爱看变形金刚的男孩子,想到有一天能成为人形机器人团队的一员,带它走向更大的世界,交更多的朋友,就觉得很兴奋。
熊猫机器人在成都大运会闭幕式升降舞台上表演
这不是一个冷冰冰的技术行业,整个团队充满了人情味。来成都后,李超细心地在团队休息区准备了公司的便利贴,大家累了就在上面涂涂画画,然后把便签贴在墙上,记录着在成都的“情绪过山车”瞬间。
7月8日,刚来成都第一天,有人写下:“大运会!好!”也有技术人员把来成都写的第一段代码写在便利贴上,这是属于技术咖的浪漫。成员辛苦的时候,写着“做梦都在改代码”“担心熊猫从浅黑色晒黑成深黑色”。当有伙伴来救急,李超化用鲁迅《少年闰土》句式表达欣喜和盼望之情:“只见小浩哥顶着一张紫色的大脸,手推黑色的拉杆箱,笑盈盈地看着飞奔而来的同事小熊,接他来大运会项目办公室……”引得大家爆笑。
直到成都大运会闭幕式结束那天,团队每个人都默契地把所有关于大运会的证件带齐来拍照,充满仪式感地记录在成都的这段难忘的时光。
李超在成都大运会闭幕式现场工作
有对人情的温暖洞察,才能做出满足人类需求、充满关怀的机器人。成都大运会闭幕式的舞台,让这群人形机器人再次走入公众视野。舞台上这些人形机器人会拿自拍杆,将闭幕式的现场情况转播给全球观众。生活中,这些人形机器人将会成为人类的未来管家,在人工智能教育、智能制造、商用服务等场景,提供更加便捷化、智能化、人性化的服务。
李超介绍,这些人形机器人与人类进行交互,未来还可能和人类产生情感链接。这次大运会闭幕式上人形机器人的精彩亮相,不仅让世界看到成都大运会的成功,更让大家充满了对人机共融的未来的展望。李超说:“随着未来智能机器人走进千家万户,它们将成为我们的生活伴侣。等到那一天,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拥有一个人形机器人。”
(图由采访对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