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上草|黎二愣:雅拉雪山是这里的高声部(组诗)

2023-08-09 18:21:18来源:四川在线编辑:裴蕾

芦苇等待着主人,而主人在寻找芦苇的气息
——泰戈尔

□黎二愣

雅拉雪山

又一次来到你身下。祈愿,
从握着汗水的手心发芽。
山坡的草地牵开我心跳,
清脆的鸟鸣领衔我呼吸,
海子的涟漪像真言,
一波一波摊开要言秘语。

雅拉雪山是这里的高声部,
云霞,月光和星海,
拱卫高声部的清脆与旋律。
身驮三宝的风马旗,
帮助高山团队了悟悲喜。
红黄蓝绿的经幡,
撩起亿万吨云雨的音线,
平衡绿色津润的和声。
这音韵起伏的交响曲,拔动云的游移,
拔动牛群的四季迁徙,
也拔动我一步一顶礼的虔诚。

再一次匍匐在你脚下。
刻写在雪山的洁白,
留一山月色,彻夜透明。
万千愿念,乘一粒雪,
从遥远的天空走下,
融化为高原的一部分。

塔公镇咕弄村

躺在夜空下的草原。
呼吸拂起微风,
颤动一望无际的纯色小花,那是我,
虔诚敬献的哈达。

那一望无涯的碎小花朵,
从阿娘门前厚实的布帘,
到村口的玛尼堆,铺过来,
像银河赠予大地的一网星星,
如月光撒出的百褶裙。那是咕弄村,
描摹生活绵长和芬芳的气息。

这茫茫的白,
是月光的替身,
或是增加我力量的足印。
或是月光的支流,
追逐海浪的步履声。
但我坚信,这里是海洋。
每一块卵石,
都是海浪的形状。
时光收敛大海,储存于草原,于星空,
于咕弄村旅游业的晨昏。

草原的风,复原海底的浪。
咕弄村一排排新式碉房,从草地站起来,
像桅杆上饱满的帆,衣袂飘飘,
飞翔的雄鹰,多么像矫健的海燕。
我看见,咕弄村的未来,
是大海的恢弘,壮阔。

雪山下的玻璃房

群山环绕的山谷,
玻璃房如候鸟的先遣队,
在村落的边缘,
与炊烟和牦牛依偎取暖。
而蓝色的屋顶,像草原的逗号,
为碉房的时代新篇断句。

山下的潺潺流水,
对着独居的玻璃屋,
讲述自己的来历,
像在演绎这屋子遥远的迁徙。
遥远与迁徙,很多时候没有关系,
归宿的道理,基本到迁徙为止。

玻璃房举着自己的色泽,
恭迎雅拉雪山莅临。
恭迎牛群与草场交接。
恭迎蓝天白云。
恭迎夜空的一宇星辉。

遥远,像记忆的肩膀扛起星星,
现实,绿草碎花如文字,
输满等待发送微信的消息。
这四面透明的玻璃房啊,
坚韧地扎根于陌生,
只为爱,是远远不能表达的。

鹰,盘桓在山巅,
鸣声挥动着鞭子,
整饬没有队形的牛群。
它飞向哪里,绿草就长到哪里。
玻璃房的光泽与鸟的盘旋交替,
擦亮黎明和黄昏。草原与那些光亮对视,
如人与人,会心微笑的那一瞬。

我的眼神,透过玻璃房子,
粘贴白云,一同前行。
白云有时抱团,有时分散,
它自由,没有派别,没有门户。
白云是大黑金刚神石的随心领会,
玻璃房在空旷的草原,就像那朵白云,
又像那块坚挺的岩石。自由而坚挺,
便有与自己对话的回音。

晨 遇

雨后的云块与黎明不断厮磨,
磨出雅拉雪山的一团团素洁。
格桑花吐着雪白的呼吸,
在草丛间咀嚼白雪的成色。

走进四郎兄弟的碉房,
他灿烂的笑,露出一口洁白的牙,
像饱满的形容词。
炊烟的白,村口溪水的白,
是它的词根。
他妻子卓雅端出酥油茶和糌粑。
缭绕的白气包裹着她的脸,
像被白云遮挡,时隐时现。

这咕弄村就是一朵云,
是他们一身的纯洁,
浸染了这一域的雪色,
雪域深处,才那么清爽、干净。

在卵石中,找回大海的记忆

第一次登上高原,
是在小学课本上。
高原每一块卵石,
都是沧海桑田的印证。
卵石星罗棋布,自下而上,
构架积沙成塔的分子式。

当我正式登上高原,
在高山的腰部,
便触摸到大海的水信。
眼中所见,是辽阔,
耳中所听,是涛声,
每一块卵石,都回放大海的记忆。
我像一条鱼,从海底游向高原的折痕。
那是海水浴场的波纹,
是时空轮回的法则,
如自然史与生命史的分离与交集。

穿过冬季牧场的牦牛、马匹,
铲平积雪覆盖的草地,
像大海吐出一团团春天的音讯。
也许鱼儿和牛群就是卵生兄弟,
草丛中奔跑出的曲线,
同鲸鱼喷水的流线重叠。
我登上高原,读出课本上没读懂的文字。

醒 来

每当从夏季醒来,
隐于我身子里的高原,就来接我,
安置在雅拉雪山深处,
或放牧于万山碧绿间。
那些裸露的碎石被各色小花附体,
蜜蜂在万花丛中梭巡。高原的魅力,
每一个事物都能对应自己。

高原的神力即定力,
没有强颜欢笑,
没有聚散两依依。
世间万物,来就来,
去就去,在与不在,都在。
雪色在,山骨在,
见与不见,都见。
光阴就是光阴,
从无什么虚度。
自己就是人生的底气。
登上自己的高原,
夏季,也可以过成春季。

种植慢悠悠的云朵

越过盆地与高山的分界线,
我举起海拔的刀斧,一片片,
削去群居体内的俗世。腾挪空身子,
种植慢悠悠的云朵。

欲望,是美丽的花,
浓艳的花往往笑里藏刀。
云,是盛开在高原的花朵,
但不释放芬芳,甚至不包容,
虚张声势的雷。不笑也不藏刀
如简洁素雅的格桑花,
善念,贴在高原清癯的面容上

云不知疲惫地走。也许累了,
坐在山腰喘息一会儿,
又被八郎生都的炊烟拉下来。
它骑在牧民的碉房上,抚摸我目光。
我的眼眶濡湿,祥瑞,
发育相伴一生的云。

那些悬于风中的事物

那些悬于风中的事物,
有时高于天际,
有时附着在巨大的意识中。
有时被月光簇拥,
有时被深埋在天空的星星给省略。

来一场雪,高原的洁白被重新剪辑,
容易“高反”的古老命题,得以妙手回春。
高原不是稀缺的代名词,
空气、牛羊、河流、草地,
在高山峡谷间,像散慢的云朵,
诠释生命的意义。

作者简介
本名黎勇,笔名黎二愣、黎冠辰,内江人。其散文诗集《巴蜀风散板》填补了巴蜀民风民俗诗歌题材的空白,其中部分作品由央视、新华社等媒体推出的视频及音乐作品。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