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文旅智库调研组
“天下游人,品评万水千山,问何处适宜宾客?长江重镇,吸引五湖四海,到此城际会风云。”
2006年,享有“巴蜀鬼才”之誉的著名作家魏明伦,深入宜宾进行了全方位的了解,历时近一个月,数易其稿,完成了纵论今古、气势不凡的《宜宾赋》。文章开头,直接点出了“万里长江第一城”独特的地理区位和历史积淀。
宜宾俯瞰图。黄宇阳 摄
长江,见证了宜宾的发展变迁;长江文化,描摹了宜宾的城市气质。
对于长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
2020年11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发表讲话指出,“长江造就了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的千年文脉,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标志性象征,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要把长江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
2022年、2023年,总书记两度来川视察,前往眉山三苏祠博物馆、广元古蜀道翠云廊、广汉三星堆博物馆等地,关心关注文化传承发展;尤其是2022年视察期间,他还来到宜宾三江口,听取当地情况介绍,要求守护好这一江清水。
这项工作,如今有了总体牵引。今年7月,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长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提出七个方面的主要任务,为长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工作的持续推进提供指引和保障,更好助力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深入实施。
这是“答卷”的时刻。在新时代保护、传承、发展长江文化,持续讲好“长江故事”,打造一张亮丽的城市名片,宜宾使命在肩,机遇在前。
长江公园。蒋前川 摄
历史为证,绵延长江首城千年根脉
“长江从什么地方开始能叫长江?就是宜宾,万里长江第一城。但这个‘第一城’不仅仅是地理方位上的,还是文化意义上的。”著名文化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曾表示。
这也说明,宜宾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与水、与长江关系密切。
宜宾市博物院提供了文物实证。据考古发现,依水而居、择水而栖的宜宾先民,可以追溯到距今5万到1万年的旧石器时代晚期。2009年以来,宜宾向家坝库区又陆续发现了石柱地、叫化岩等新石器时期遗址,与周边同时代遗址出土相似器物,说明古老文明在金沙江、长江一带已经形成了广泛交流和传播。
地理学告诉我们,交通,往往是城市起源、发展的先决条件之一。
临水的宜宾无疑占了“起手”。汉高后六年(公元前182年),在“马湖江会”(今宜宾三江口)建起了僰道城,标志着西汉王朝对僰地的直接统治,宜宾2000多年的建城史由此开启。
此后,宜宾这座“万里长江第一城”,因其水陆码头的重要枢纽地位,在漫长的岁月里一直见证着频繁的政治变迁、商贸往来和文化交流。
在宜宾,与之相关的文物、遗迹不胜枚举。正在宜宾市博物院举行的“江天万里——长江文化展”上,有一件“建初四年朱提造作双鱼铜洗”,其制作于产铜的云南昭通,出土于宜宾的一座东汉崖墓,成为水陆交通发达的直接见证。
宋蒙战争中,宋军在四川地势险绝之处修筑上百座山城,因有三江之险与三省通衢之便,宜宾成为宋蒙反复争夺的军事重镇。今天的“宜宾市东山城遗址”,即当时的叙州登高山城,存有东西北三段城墙,以及白塔、报恩寺等古迹。
清康熙年间,宜宾由于“水陆交会,贸易四达”,成为“湖广填四川”的重要移民目的地之一,修建会馆达500多座,涉及十余个省份。各省商人纷至沓来,宜宾成为西南著名的商贸重镇和最大的转口市场之一,号称“填不满的叙府”。
现存的云南会馆“滇南馆”位于宜宾走马街,建筑面积近3000平方米,建筑精巧、布局考究、宏大华丽,有“西南第一会馆”之称。
抗战时期,故宫国宝南迁也曾存放在“滇南馆”。这一时期,位于长江南岸的宜宾李庄古镇,更是展现了海纳百川的胸怀和气度。
李庄古镇
中国李庄文化抗战博物馆记录了这段历史:1940年,抗日战争进入了最艰难的时期,同济大学等高等学府、学术机构急寻一处更加安全的地方,听闻消息,李庄人民发去“同大迁川,李庄欢迎,一切需要,地方供给”的16字电报。
随后,同济大学、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中国营造学社、中国地理学会大地测量组等文化科研机构内迁至此;在此活跃者,有历史学家傅斯年,语言学家李方桂,考古学家李济,建筑学家梁思成、林徽因,甲骨文研究专家董作宾……
几十上百位大师级学者济济一堂,李庄,由此成为与重庆、成都、昆明齐名的抗战文化中心,为中华民族留住宝贵文脉,为抗战宣传作出重大贡献。如今,这段“文化抗战”的历史,已成为一块金字招牌,吸引海内外游人纷至沓来。
文化为魂,奏响传承发展澎湃乐章
近年来,四川高度重视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强化上游担当,加快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四川段)建设,深入发掘和保护传承好四川长江文化。
“长江”和“文化”,一为“物质”,一为“精神”,一为“天造”,一为“人设”。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也应两方面同时着手。
谈论长江文化,自然要回到长江的“源点”——三江口。
三江口位于宜宾市区长江、金沙江、岷江交汇处,因金沙江、岷江在此汇合,长江至此始称“长江”,造就宜宾“万里长江第一城”的美誉。
这里建有长江公园,西起戎州大桥,东止于大溪口段,全长4.6公里。2022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三江口,察看了解当地推进长江流域生态修复保护、实施长江水域禁捕退捕等情况,强调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守护好这一江清水。
宜宾东楼。蒋前川 摄
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宜宾更不断注入文化内涵,让长江公园增加“厚度”。9月底,全国演艺博览会开幕式、“我住长江头”交响合唱音乐会,以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3年中秋晚会等文化大餐,都将在这里隆重上演。
正在建设中的长江公园商业步行街项目,同样备受市民关注。项目将结合长江主题及川南文化特色,围绕长江博物馆、宜宾中心、长江之歌三大地标,引入江、竹、酒、茶、非遗、演艺等文化体验,打造宜宾首座公园式文旅商业街区。
创新探索长江文化保护传承,除了搭建载体,还需要内容支撑。《长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提出的主要任务中,就包括推出长江题材优秀文艺作品、提升长江流域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推动长江流域文化产业和旅游业提档升级等。
由宜宾市委宣传部等联合出品的大型话剧《雾中灯塔》,以宜宾多位革命烈士为原型,由国家话剧院原常务副院长王晓鹰担任总导演,历时三年创作,剧本经过8个多月的反复修改完善才最终定稿,做到诚实而有见解的表达。
该剧获国家艺术基金资助,入选由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举办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获全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在成都、深圳等地巡演。
《雾中灯塔》剧照
“万里长江第一城”宜宾,正澎湃着经济社会文化各项事业争相发展的青春潮音,长江文化的传承创新,也吸引着越来越多年轻力量加入。
日前,“致青春 颂祖国 2023大学生长江音乐节(中国·宜宾)”吹响号角,面向成都、重庆、宜宾等长江流域核心城市,通过海选报名、线下初赛、城市公演、音乐节总决赛等环节,发掘优秀青年音乐人才,为城市“打call”。
从三江口的潮声,到年轻人的歌声,这或许是一种冥冥之中的历史传承。在回荡古今的不同“声音”里,我们听见传承长江文化的宜宾乐章。
创新为上,绘就和谐相融崭新画卷
传承长江文化,并不等于“守旧”。9月21日,2023“两岸情·李庄行”海峡两岸文化交流活动在李庄举行。经贸、教育、文旅文创等领域代表,与李庄渊源深厚的有关学术机构、科研院所代表、名人后代代表等240余人参加活动。
自2015年以来,该活动已举办6届,吸引了近千名中国台湾各界人士参加。今年,宜宾李庄古镇景区管理委员会和台湾巫登益美术馆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宜宾市发布了包括三江新区长江工业园机器人制造基地、陈塘关南广古镇文旅综合开发等42个项目的宜宾市投资机会清单,还举办了一系列配套商贸、文化等活动。
长江文化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提升拉动作用,可见一斑。
当天,广大来宾还对全新打造的月亮田区域印象深刻。它以中国李庄文化抗战博物馆为核心,周边配套营造人文街、月映荷池、田园景观、梁林旧居、中国营造学社旧址等景点,布局多种文化旅游业态,预计明年春节前全面运营。
李庄古镇
视线从一条江延展开来,长江文化还有着更加丰富的内涵。
历史名人文化就是一例。宋仁宗嘉祐四年(公元1059年)十月,苏氏父子在料理程夫人辞世事宜后启程还朝,走水路途经宜宾,留下深刻印象,苏轼为此创作了《过宜宾见夷中乱山》《夜泊牛口》《牛口见月》《戎州》等诗歌。
如何挖掘苏轼等历史名人文化资源,带动长江文化传承弘扬?
不少专家学者认为,可通过推进课题研究等方式,普及历史名人文化,推动历史名人文化传承;搭建共建传播平台,举办讲座、沙龙、培训、学术论坛等活动,彰显历史名人的人格魅力与文化内涵。
从文旅融合发展的角度,海南大学教授、中国苏轼研究学会理事海滨进一步建议:沿着“三苏”的足迹路线发展研学游,让大家通过这样一种深度体验,在实际行动中去了解、认识、理解、传承。
长江沿岸的宜宾各区县,也正按照城市发展定位,建设长江文化与历史文化相融、古典气韵与现代风情共存的山水之城,推动长江文化走向未来时空。
位于宜宾市南溪区长江边的一段古城墙,长度1000余米,尚存文明门、广福门和望瀛门三座城门。它是长江上游迄今保存最为完整的古代城池防御工事,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今年7月起,南溪区通过南溪城墙保护利用方案的编制与实施,增强南溪古城活力,探寻文旅发展的新方向。
南溪古街
明代后期,著名旅行家徐霞客沿长江上行,一直到达位于岷江和金沙江交汇处的宜宾,以实地探游经历纠正了长期以来“江源于岷”的谬识。他认为,长江的源头应在金沙江,并把自己的考察和研究记录在文章《溯江纪源》中。
数百年后的今天,当我们重新审视这个故事,或许能得到这样一种启发:传承长江文化,离不开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新时代,我们当以城市为载体弘扬长江文明、延续历史文脉,实现长江文化、历史文化与城市文化水乳交融,擦亮传承长江文化的城市名片,绘就山水人城和谐相融新画卷。
撰文:余如波 吴梦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