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李婷 摄影 肖雨杨
9月20日,首届金熊猫国际文化论坛在成都天府国际会议中心启幕。作为首届金熊猫奖评选活动的主体活动之一,此次论坛以“文明共生:多彩 平等 包容”为主题,埃及前外交部长纳比尔·法赫米带来了主题为“文化的交流和文明的延续”的发言,从中国和埃及两大文明古国的角度,阐述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纳比尔·法赫米认为,不同文化交流和协同是很宝贵的,这不仅是因为可以延续文明,更是因为这对国家安全和全球健康发展很重要。他也透露了一个惊喜,就在明年,埃及和中国还要联合举办一场非常重要的文化展览。
纳比尔·法赫米分三点说明了自己的观点。首先是他发现,在文化和文明的协同与延续时,有许多相似性和独特性。他打了个比方,如果浏览中国和埃及的历史文献,就会发现两个国家有共同文化符号。“莲花”在古埃及文化中象征着乐观和重生。而在中国,“莲花”是高雅和平的,出淤泥不染,两个国家相距遥远,莲花是共同的符号,又有不同的外延。
此外,他认为从文化、文明、身份的角度来看,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名片,比如每当世界各地的游客看到狮身人面像、金字塔就能想起埃及,看到长城、熊猫就想起中国。当然,要深入了解中国和埃及的文化,其实还有更多内容,但这些都是每个国家非常好的文化名片——我们需要去理解尊重不同的文化。
最后,他强调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是非常重要的。他以自己的经历为例,自己在埃及生活了40年,但工作中30年间常常需要与不同文化交流,对他来说文化的多样性是常态,谦虚是文化交流中通用的价值观。甚至他还养成了自己的一个重要习惯——多听听别人的意见和观点,来完善、纠正、补充自己的观点,这样别人也才能听见埃及的声音,让埃及抓住更大的机会,防范不可预见的风险。“我们不仅要了解他人在想什么,更要知道别人为什么这么想。”
纳比尔·法赫米目前也是一位教师,他非常认同多元化的世界观并常常告诉学生:“文明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但要停止排他性的文化观,因为所有的文化都是平等的,我们不是需要共同的文化,而是需要兼容不同的文化,理解欣赏彼此尊重文明的多样性,关心全球共同利益和利益间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