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金熊猫奖搭建起了重要的国际交流平台

2023-09-19 22:25:36来源:四川在线编辑:蒋华
手机访问

四川在线记者 吴晓铃 摄影 卢春阳

9月19日,首届金熊猫奖评选活动正式启幕,当天下午,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亮相成都共襄盛会,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金熊猫奖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电影人搭建起了一个交流合作的平台,将有力促进中国电影的国际传播。影视作品是容易引起不同国家和地区观众共情的一种艺术方式,希望中国电影未来能够讲好人的故事,讲好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野下的中国故事,引来世界观众的更多共情。


饶曙光

金熊猫奖推动了国际文化交流

金熊猫奖是以影视为载体、以大熊猫为文化符号、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主旨的国际传播奖。

在饶曙光看来,金熊猫奖既是一个作品展示平台,更是不同国家艺术创作者相互交流的平台。“据我了解,很多电影合作都是在电影节上达成的。金熊猫同样也起到了重要的展示、交流和合作的平台作用,可以为电影的发展和进步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对于金熊猫奖永久落户成都,饶曙光认为可以对四川影视发展、尤其是优质电影资源的吸纳起到推动作用,同时促进中国电影的国际传播以及和国外的相互交流。

他表示,四川是影视发展的一块热土,近年来很多电影公司开始到四川聚集,演员们也很愿意到四川拍戏,“以成都为代表的四川城市既休闲又充满活力,的确展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像熊猫一样充满吸引力。”

中国电影走向海外共情是基础

文明需要交流互鉴,中国如今已是全球重要的电影市场,那中国电影又应该如何走向海外?“民心都是相通的,电影最重要的还是应该以人民为中心进行创作,讲好中国人自己的故事,最终以鲜活的人物形象实现共情。”

饶曙光认为,把人物形象塑造好,往往就能实现民心相通,这是与海外观众共情的重要基础。“与此同时还要有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像电影《流浪地球》、电视剧《三体》,就因此实现了很好的国际传播。”当然,电影创作同时也要善于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今年暑假的《长安三万里》,便是根植传统文化引起观众共情的佳作,中国还有包括熊猫在内的文化符号,都能带来很多创作空间,希望电影人能根植文化沃土,不断深挖文化内涵,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就能有高质量的作品出炉。”

与此同时,饶曙光也呼吁电影人立足中国发展的现实,反映中国人现实中的喜怒哀乐,展示更深层次的人文关怀,这也是世界观众容易看懂并且感兴趣的。正如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对印度普通人的关注,就在潜移默化中让不同国家的观众感受到了励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