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边钰
“这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奖项,全世界的优秀影视人将汇聚成都,交流互鉴,探寻影视发展新路径。”9月13日,谈及即将于成都举行的首届金熊猫奖,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鹏举期待不已。
1983年,王鹏举参与编剧、制片的电视剧《又是寒冬落雪时》在央视一套播出,他从此进入了电视剧行业。从业40载,王鹏举见证着中国影视的成长,也看着诸如白玉兰奖、金鹰奖等从萌芽到如今享誉全国。在他看来,金熊猫奖和目前国内的不少影视奖呈一个互补的格局,“金熊猫奖更注重国际传播,综合性更强。”
四川是“大熊猫的故乡”,而大熊猫是中国独有的。因为它们的形象温和可爱,大熊猫在国际交流中,象征着和平、友谊和合作。在王鹏举看来,影视艺术的传播,也是各国进行交流沟通、文明互鉴的渠道,两者在传递友谊、增进沟通交流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用金熊猫奖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恰到好处。”
作为首届金熊猫奖的评委,王鹏举透露,这种凸显“文明互鉴”的理念,也被运用在作品评审中。在评审里,他会注重作品所具有的人文、历史、科技等含量,“希望鼓励更多这类作品在国际传播中被看见、被喜欢。”
相较于国内影视奖项侧重国内影视作品,金熊猫奖则会以国际视野,发掘并关注世界佳片。“我们熟悉的白玉兰奖、金鹰奖、金鸡奖等大多分布在中国东南或者中部地区,在西部地区发起金熊猫奖,意义不言而喻。”
此外,诸如《父母爱情》《鸡毛飞上天》等优秀影视在国外均取得良好反响,王鹏举提到,这些作品并没有展现轰轰烈烈的大事件,而是通过小切口,用涓涓细流一样的讲述方式,向人们展示着中国日常、中国人文,反而更容易触动人心。“我们希望在金熊猫奖中,也能为全世界这类作品,提供一个展示的机会。”
王鹏举还注意到,近年来,四川影视呈现逆市上扬之势,剧组竞相来川、名导大咖云集、题材丰富多元、精品好剧接力……在王鹏举看来,发展的背后是四川的“谋与定”,是影视川军长期耕耘后的集中爆发,也是政策、服务、人才等叠加后的效应。“如今,借助即将举行的金熊猫奖,四川影视有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他解释,全球优秀影视人汇聚蓉城,不仅给四川当地影视人提供了一个难能可贵的交流机会,也会让更多优秀的、具有鲜明本土元素的优秀作品被看见、被发掘,从而有更多国际合作的机会,“立足西部,金熊猫奖不仅让四川被看见,让西部被看见,也让一个立体鲜活、多元朝气的中国被看见、被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