峄山刻石是刊刻于秦代的一方摩崖石刻,原石立于山东邹县(今邹城市)峄山,毁于南北朝时期。刻石内容分为两部分,共223字,由秦丞相李斯用小篆体分两次书写。
峄山刻石堪称篆书中的经典作品,被赞为“玉箸篆”。从笔法角度看,峄山刻石用笔单纯齐一,藏锋逆入,圆起圆收,转角处都呈弧形,无外拓之笔;结字对称均衡,又强调在对称中求变化;章法秩序井然,具有节奏韵律感。从字体结构看,峄山刻石具有明显的中正、匀称、严整有序、封闭内向而趋于静态的审美特征。
相关阅读:
C视频丨秦代“标准字体”什么样?透过峄山刻石可见一斑丨汉字中国100讲(74)
四川在线记者 成博
海报设计 张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