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上草|杨清茨:南玉带胡同(外六首)

2023-10-30 19:03:19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王向华

杨清茨


似盲者摸路

似异乡人探奇

在玉带般弯曲的火衖

在每一段青灰色的墙头

拐弯,再拐弯

我与太阳竞赛着时间并乐此不疲

看它从弄巷妇人晾晒的床单被罩

稚儿骑着的小小卡通车

门口始终罩着防尘布的车辆上

一寸寸滴落


“磨剪子呢,戗菜刀……”

一声声,一声声都是春天吹响的唢呐

在驾着改良板车穿街游走的陈旧背影里

在即将黯沉下去的光线里

照见元曲明诗的烟火气


西砖胡同


心疼一株荆芥

孤独地长在不大的石槽里

路过的人不曾多看它一眼

风很大

粗鲁地掀开了我的帽子

两株吊兰在铁丝窗上荡来荡去

一只棕色的斑鸠在大槐树下

它喝水、吃黄色小米

颈上的花色如白色珍珠项链

悠然的姿态,让我心生羡慕

秃头男子倚在小院门口

他着拖鞋、一直低首不语

佝偻的背影有一些隔世的轻愁

一定是在细细思考人生


白墙上刷着不同的山水画

“春江帆影”“落日与霞齐飞”

一篷金灿灿的野草在风中恣意摇曳

它遗世独立的风姿

在碧翠如海的世界里

冷静地看着过往一幕


大翔凤胡同


“上过电视上过报

全国人民都知道……”

人力车夫留给我如石墩的背影

他对着春风呢喃

也对着我说话


一个庞大的旧物

飞檐斗拱

在胡同里坐了太久、太久

它有一个体面的皇家名讳——

恭王府

抑或乾隆宠臣和珅的后花园

人头如天上的繁星点点

外地旅游团的旗帜高高举起

飘扬在鼎沸的人声里

他们戴着统一的大红旅游帽

队形如龟慢慢爬动


春风撩起小丫的长发

与街边新生的绿枝共舞

有鸟啼声、小贩从窗口探出的

叫卖声

古巷的热闹依旧

小孩沉浸在一颗冰糖草莓的酸甜里

仿佛看不清,也听不见


大茶叶胡同


胡同口蹲着些揽活的民工

指尖的烟雾中,等待看天吃饭的运气

五颜六色的雨衣罩于其身

是缩小的帐篷

南侧一排的店铺

德州扒鸡店机械的喇叭声一直叫卖着

它应是永不知疲惫的

羊肉店、粮油店、副食店

林林总总

菜蔬及水果的摊前

果蔬刚跨过田野或树林走下来

它们的身体还泛着水灵灵的雾气

叫卖声恰似波浪此起彼伏

不远处

卖豆汁的吆喝着一块钱一袋的烟火价


闻巷名,知其义

曾经的茶叶集散地

“著名的”是它的标配

窄小的巷道中

那些低矮的灰砖屋舍

在大雨的冲刷中

忘掉了数百年高光的经历

在许多事物消失的过程中

它们是时局的幸存者

由此,诞生出朴实平易的气质


小茶叶胡同


由大茶叶胡同东口进去

于西行,南侧为小茶叶胡同

窄仄了、安静了

没有店铺,没有摊贩

时间倒映于重叠之门海

于弄巷曲里拐弯

重复如此

附释“曲径通幽”的词意


灰色的瓦檐下

银白色的水流钻过缝隙

它将一缕缕的银丝

缓缓倾泻下来

风怜惜,将水吹成轻雾洒在人面

凉如冰丝

几道粗壮的水流似有急事

匆匆又匆匆

不小心撞在墙角的“泰山石敢当”上


以小径为诗,以南风为鉴

霎时

晶花四溅,飞珠碎玉


东交民巷


是的,在东交民巷

你看到的不仅仅是异域风情的紫金山宾馆

法国使馆旧址、羊髯背曲的清代老国槐

三角山花灰砖清水女儿墙的法国邮政局

飘扬着红与蓝旗帜的“东交民巷饭店”

又或是正义路上正襟危坐的

正金银行、方方正正的绿色邮政信筒

西洋建筑里的中国法院博物馆……


台基厂大街路口的红绿灯闪闪烁烁

她对着我的白色婚纱背影

让我看不清她脸上清晰的轮廓

而新郎俯首,贴住她的脸颊

手掌扶住她的软腰

将蜜言一句句喂养怀中的爱人

是的呀

微信上机械打出来的

烟柳画桥或者甘泉蜜糖

远不如一束红玫瑰的娇艳香气与

亲密的拥抱来得安心

哪怕她裸露的后背与手臂

在风的料峭里已冻结了紫痕


他们的爱情

遁入摄像师不停换位的镜头里

在春风里述说今生今世

抑或还有下辈子、下下辈子

途经的花甲大娘

她坐在街边窄小的水泥墩上

于沉默中候场

稀眉上飘过红桃粉樱

安放祈年大街上急驰的车流与

缓缓隐退的夕霞

斜对面的圣米厄尔天主教堂

高大庄严

它哥特式风情的面庞下

散发着巧克力、鲜花与忠诚誓言的气息


庆丰胡同


万事万物仿佛都轻描淡写

在雨中、在清凉中

你无须在意任何事情


在某些时辰

一辆粉色摩托车自巷中冲出

在路巷交叉口与另一莽撞相逢

女子撞翻于地

车轮压腿

艰难地似乎爬不起来

男子于尴尬于矛盾中

脸色迅疾化现成七彩调色板

忐忑晦涩地扶起了她

我暗自祈祷着吉祥平安

祈祷着勿争勿嗔

他们相互自检一番

如我所愿,对视一眼

白马飒沓,似流星背驰


巷中段

胖胖的半大小子打着伞

搀着年迈的爷爷

雨水淋湿了他右边的身子

心香之上

燃烧着以幼护老的眷顾

仿似一页乌鸦反哺的活教材

一棵硕大的臭椿

自大雨的呼唤中

钻出湿淋淋的苍翠


作者简介

杨清茨,诗人、作家、书画家。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诗歌学会、中国散文学会、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作品见于《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光明日报》《诗刊》《北京文学》《文艺报》《星星》《扬子江》等上百家报刊杂志。获文旅部“百年百剧”奖及长征文艺奖等多个奖项。诗歌多次登上中国教育电视台“诗意中国”春晚节目。散文获塞酒杯全国散文大赛状元奖及其他各类奖项,并入选教育部初三年级语文阅读试卷。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