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现场
四川在线记者 余如波 文/图
“非洲是一个拥有丰富音乐文化和多样音乐风格的大陆,其音乐有很强的代表性和特色。时隔13年,2010年南非世界杯主题曲《Waka Waka》仍时常在我耳边回响,每每想起都让人感觉到非洲音乐的热情和活力。其强烈的节奏感和韵律性使得非洲音乐在世界音乐领域独树一帜,受到全世界乐迷的追捧和热爱。”
11月24日上午,作为第九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暨2023国际版权论坛的主题活动之一,“中非版权合作”分论坛在成都天府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在题为《中国音乐作品在非洲的传播及使用状况及非洲作品在华的流布》的主题发言中,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副主席兼总干事刘平的一番“开场白”,引发与会嘉宾共鸣。
此次活动中,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和来自摩洛哥、博茨瓦纳、马拉维、津巴布韦的四家非洲著作权管理组织签约,为对方包含音乐作品在内的相关文化产品在当地传播提供全面的版权保护。在主题发言环节,中外嘉宾就“中非版权法律制度及集体管理制度的最新进展”“中非版权保护合作现状与前景”“中非版权贸易合作挑战与机遇”各抒己见,相互交流。
“音乐作为一个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跨越国界,建立起国际文化交流的桥梁。作为集体管理组织,我们应该促进优秀音乐相互传播,为这样的交流贡献我们的力量。”刘平表示。
发言嘉宾从不同角度出发,介绍了一些令人耳目一新交流实践。环球音乐版权管理集团中国公司上海创意业务主理人露西·阿多里播放了一首歌曲,歌手来自福州,她用本地方言描述自己的家乡,但音乐里又有非洲风情。
“我们今年在成都办了一个创作营,邀请年轻的中国词曲作者为中国的艺人创作一些非洲风情的歌曲,尤其是喜欢跳舞的艺人,非洲音乐特别适合他们。”她说,其中一首作品,两天之内在音乐社交平台有超过1万的评论,“南非的同事觉得太牛了,这些中国年轻人可能都没来过非洲,还能对这种文化有很好的把握,这可能就是互联网的力量。”
“中国和非洲各国需要加强文明建设和交流,非洲的音乐也希望能找到一些方法来进入中国市场。”津巴布韦音乐版权协会执行董事波利希勒·恩库贝表示。
波利希勒·恩库贝认为,保护中国和非洲的音乐需要法律框架、许可协议、国际合作,需要公众意识以及执法措施的结合,“执法机制对于打击侵权是必要的,这涉及到识别侵权者并采取法律行动,需要中国和非洲执法机构以及司法机构之间的合作。”他还特别提到,实施数字保护措施非常重要,例如数字版权管理,“我们知道中国在数字技术方面非常发达,所以我们期待着向中国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