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上草|哑石:写给青白江的诗(组诗)

2023-11-07 19:30:48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王向华

哑石


怡湖公园


坐标:四川,成都,青白江,

怡湖公园。我和两岁多的

女儿,一遍又一遍爬那垒起来的

湖边小山。女儿小脸上

一薄层细汗,风轻轻掠过,

汗珠映照微蓝湖水粼粼的柔软。


女儿笑出声,我才回过神来。

那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

女儿出生在这里,后来远方游学,

话语中青白江口音如清风回旋,

英语、德语、日语……她

沉静于扩展,翻开一幅幅画卷。


现在,这里已是现代化国际化

成都北部中心,中欧班列

轰鸣着出发,我的亲人,成长着

走向大海。我想象着入夜的

怡湖公园,湖水,将整个星空

揽入怀中。灯火,跳荡在星空上面。


青白江


2008年汶川地震时,女儿

在大弯中学读书,我在

几十公里外上班。当通信恢复,

女儿发来“平安”二字

短信息,我,刹那泪流满面。


今年,青白江驻港诗人签约

仪式上,有人问我将怎样去写

这国际港时,我脱口而出:

可能,我会将音韵的重心轻轻放在

“白”身上,以青和江为支点。


莲花之白,青山不改,工业之

前身流淌出璀璨。其实那个瞬间,

我心底涌起了这片土地上的

宽广云帆:在女儿的“平安”

二字中,人民柔软,海风徐徐拂面。


微记西江河


曾经,初秋贴肤,我记下:

昨天上午,西江河畔,看见

牵牛花(白,粉,红,

淡紫,深紫),以及红色

木蓝、黄色赤小豆,

看见黑心金光菊、黄金菊、

水红镶金的天人菊、

波斯菊(黄,粉,红,白),

还有鬼针草微白,芙蓉花苞淡绿——


每一瓣,每一色,都微响入腑。


畅风以天,各色炊烟如柱:

涌润源自龙泉山柏杨沟,

成溪,成河,涌!抬首向北!

右纳百工溪(百工堰水库),

再右纳大河溪;流至西河镇,

左纳洪河溪;转向东北,

腾润,刻画龙泉驿与新都界河,

遂右纳洛带溪(徐家河),

穿成渝铁路于新都石板滩

(铁路未建时,它就在此吞吐),

曲折北行,流入青白江区:

过龙王社区,左纳涪江河。

再流转向东,过青瓦的邓家

老院子,右纳白蜡沟,

左纳东风渠之北干渠尾瀑;

姚渡镇再转向北,汇入毗河——

沱江,而入长江,澎湃向前,

东海,太平洋,是它归宿。


人这种生物,无论哪个时代,

器官都近似花朵;超过

四分之三的水分,使人的躯体

模仿着成为一颗稍大的水珠:

站在西江河边,想想我们

遭遇的,也许只是历史深处

刮出的偶然的风。花朵

的香气润而无形,西江河

就在身边的四季中,哗哗奔涌。


河水夜色中曲折联结在我们手中。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