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与青铜时代的中国②| 三星堆可能是青铜时代的一个知识中心和神性中心

2023-11-06 15:33:28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王向华

四川在线记者 吴晓铃

三星堆祭祀坑出土的众多国宝重器来自哪里?它们被埋入坑里之前象征着什么?为何能创造灿烂青铜文明的三星堆迄今没有发现兵器……在“三星堆与青铜时代中国”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施劲松针对三星堆遗留的诸多问题提出了大胆构想。根据三星堆祭祀坑及其埋藏物的年代、种类等线索,施劲松推测,三星堆可能是青铜时代的一个知识中心和神性中心。

8座祭祀坑文物可分为三大类别

在三星堆相继发现8座祭祀坑以来,学术界针对祭祀区已有了大量研究,持续关注三星堆考古发掘的施劲松也不例外。他表示,从8座祭祀坑的位置、方向、规模、以及埋藏物的相似程度等来看,可以发现祭祀区可能有统一规划,8个坑的位置或有意为之;各坑的遗物风格大同小异,并且1号与4号、2号与3号、5号与6号、7号与8号似两两成组。此外,至少2、3、7、8号坑的器物可以拼合,迄今已有青铜神坛、屈体鸟身人像、顶尊人像、大型神树等实现了跨坑拼合。


三星堆祭祀坑出土青铜器的年代,碳十四测年数据显示,近200个样品的年代都集中在公元前1100年至公元前1000多年;4号坑的测年数据有68.3%的概率落在距今3072年至距今3003年,95.4%的概率落在距今3148年至距今2966年。也就是说,三星堆祭祀坑年代相当于殷墟晚期,青铜器年代明确者则大约为公元前13世纪。

施劲松认为,这些精美的文物主要有三大类别,“一是表现崇拜或祭祀对象的器物,比如金杖、鸟形饰、青铜神树、太阳形器等;第二类则是表现祭祀场景的各类神坛、人像;第三类是祭祀用器,主要包括了青铜容器、玉石器、象牙、海贝等等。三类器物共同表达了两个主题,也就是太阳崇拜和王权。”

三星堆汇集了多种文化因素

8座祭祀坑的文物中,金器、青铜器、玉石器、绿松石、玛瑙、漆器、丝织品、象牙、海贝等几乎包括了青铜时代所有贵重物的种类,并且数量极其丰富,它们还被赋予了祭祀的特定功能。尤其让人浮想联翩的是,这些重要的器物以及青铜器制作技术都是突然出现,在三星堆文化之后又全部消失……这些遗址和遗物的特点,在施劲松看来,是不同的人群和文化因素从各地汇聚到了三星堆。


“三星堆的很多物品来自相邻地区,比如青铜容器、玉石器、象牙、海贝等。”施劲松说,“三星堆的部分铜容器可能来自长江中游,部分玉石器可能来自长江下游、西北和中原,象牙或来自南方……”与此同时,他认为一些关键技术、资源、观念,以及掌握着专门知识和技术的人也从不同方向进入了三星堆。

施劲松介绍,三星堆的青铜制作技术应该不源于当地。“它的来源可能有两个,一是中国西北,甘肃张掖的西城驿遗址可能就是一个距今4100年前后的冶金中心;另一个可能则是东边,因为长江中游的石家河文化或已生产铜器。”至于黄金的来源,他透露中国西北地区在三星堆以前已有用黄金饰品随葬的习俗,“甘肃玉门火烧沟青铜时代早期遗址等出土过金制品。在青铜时代,黄金制品在我国主要分布于西北和中原地区。”而三星堆的太阳崇拜,在中国长江中下游也有悠久传统,“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大溪文化、城背溪文化、高庙文化,都有丰富的表现太阳的图案。”

文化的交融交汇催生新的区域文明

为何众多的文化和技术、人员汇聚到了三星堆?三星堆为何会成为一个区域文明的中心?

在抽丝剥茧的研究过程中,施劲松发现了一些很有意思的迹象:“这种汇聚规模大、具有突然性,所以不是一般的文化交流结果。此外,成都平原出土的同时期考古材料中没有兵器、战争和暴力的迹象,也没有输出资源或产品,所以三星堆汇聚的各种因素并不来自战争、对外掠夺或者长途贸易。”因此,施劲松提出了一个新的构想,也就是“从新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成都平原处于南北向和东西向人群迁徙与文化交流通道的十字路口,各地人群进入成都平原,不同的文化在此交汇、交融,催生了新的区域文明”。


大量出土文物显示出了文化交流的结果。施劲松表示,什邡桂圆桥遗址出土的黍、粟、陶瓶,表明这时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可能来自西北的仰韶文化晚期类型;盐源盆地出土的马车、杖首和铜树,可能也来自我国西北地区。此外,宝墩文化的城与稻作农业,都受长江中游的影响;茂县牟托石棺墓中的大批铜容器、乐器,则应来自长江中下游。

不过,三星堆各种新因素突然大规模出现,施劲松认为还有更深层的原因,那就是太阳崇拜。

“距今三千多年以前,成都平原形成了以太阳崇拜为核心的体系化的信仰,统治者掌握了制定历法、沟通天地的权力,神权和王权形成。几乎所有的社会财富都用于这样的信仰或相关的祭祀活动,这个区域文明也因此而显得与众不同。祭祀活动场所或许是具有神秘力量的圣地,所以不需要军事力量防卫。这也可能是为何这个时期的重要遗存都集中于三星堆、并且出土遗物中没有任何兵器的原因。”

综合分析,施劲松认为三星堆可能是当时的一个知识中心或者神性中心。“在没有战争、掠夺或长途贸易的情况下,人员、技术、资源、贵重物都汇聚于此。成都平原输出的可能是知识形态的而非物化的产品,这是一种更为高级的产品。另一种可能则是各地的人们主动携带财物汇聚到此,因为在这里他们可以沟通自然、获得神秘力量。”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