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现场
四川在线记者 成博 活动主办方供图
12月23日,由成都市委宣传部主办的“金沙讲坛”走进成都共品钱币博物馆,博物馆馆长李可以“从四川钱币看天府文化”为题,向现场听众分享钱币中的四川故事。
围绕“钱币”和“天府文化”两个关键词,李可贯穿古今,详细讲述了四川从商周时期至今的铸币历史,清晰呈现了四川钱币发展的演进脉络,生动讲述了30多种精美钱币背后的故事,其中有世界上最早使用的纸币“交子”,有星宿节气天干地支元素的“花钱”,有倡导环境友好、互助友爱、合作共赢的“套子钱”,有寓意福寿康宁、幸福美满的“祝寿钱”……这些精美钱币是四川地区历史发展的缩影,也是文化影响力的表达。它们精美的形制、优美的文字书法、复杂多变的图案、神秘的符号、丰富多彩的钱币形式或版式,形成了独特的古钱币文化体系,充分体现了“创新创造、优雅时尚、乐观包容、友善公益”的天府文化内涵和浓郁的天府文化色彩。
“数千年来,历代各种四川钱币作为信用产物通行天下,满足着人们的物质和精神需求。钱币等于信用产物,经历代复制传承,普遍根植于人们的心中,四川钱币‘通行天下’,其展现出创新创造、优雅时尚、乐观包容、友善公益的天府文化内涵,就是四川钱币文化的独特魅力”,讲座结束后,李可带领大家参观了共品钱币博物馆,并组织体验了交子印刷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