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川观文学奖(2022年度)散文奖授奖词|川观文学奖(2022年度)颁奖典礼

2023-12-09 17:15:17来源:四川在线编辑:裴蕾

编者按


12月9日,由四川日报社主办,成都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协办,成都市金牛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成都市金牛区融媒体中心承办的“金牛·川观文学季”2022年度川观文学奖颁奖典礼在成都天府人文艺术图书馆举行。特别荣誉奖、小说奖、非虚构奖、散文奖、诗歌奖、“西岭雪”文艺评论奖等六大类获奖作家和代表,在颁奖典礼上领受了这一文学荣誉。这些作家和作品为何受到川观文学奖(2022年度)青睐?有什么特点?代表着四川怎样的文学观和文学视角?川观新闻刊发川观文学奖(2022年度)评委会对获奖作家和作品的授奖词,以飨读者。


散文奖授奖词





李元胜 《巴朗山的花与蝶》

这是当代散文中不多见的“融合”:作者践行旅行文学和博物学传统,又融入追根究底、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以及富有诗意和情趣的遣词造句。文中灵动而富有生机的花草,不仅源于观察的细致和感受的独特,更来自对自然真趣和求知喜悦的不懈追求。这也说明,人属于自然,而审美活动先验地包含了“人在自然之中”这个前提。有鉴于此,授予李元胜《巴朗山的花与蝶》川观文学奖(2022年度)散文奖。


庞惊涛 《凡人之碑》

大千世界,俯仰之间,皆是题材,作者显然深谙此道。古人云“纳须弥于芥子”,本文亦在平凡人的遭遇中,读解一代中国人的质朴和良善,没有说教,只在平实的叙述中层层推进,令人回味悠长。作品通过有形之石碑、无形之口碑的比照,从柴米油盐之中辨析普通人的生活之思,喻“大道理”于“小故事”,留下了“碑刻”般的价值。有鉴于此,授予庞惊涛《凡人之碑》川观文学奖(2022年度)散文奖。


王杰平 《成都生活》

古往今来,关于成都的文学书写可谓汗牛充栋,要想出新绝非易事。王杰平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很好地观察了公园、菜场等各种空间,把人的精神追求放置在简单的生活之中,寻求对烟火气和世俗感的呈现。作品细微着笔,白描写生,用几个独特的点,串联起成都生活的丰富韵味,浸透了深沉的生活情感,灵动鲜活又妙趣横生。有鉴于此,授予王杰平《成都生活》川观文学奖(2022年度)散文奖。


李银昭 《看雨》

李银昭写雨,更写真挚动人的童年生活印记和乡村景象,以及时代洪流中那些无可奈何的消逝与叹惋。与走马观花的观光客不同,作者采取了局内人的视角,借用丰富的“地方性知识”,赋予乡村雨景无比生动的细节。在笔墨的流淌中,雨中的景致变幻多姿,空间感和画面感扑面而来,细致而深情。这是灵性的浇淋,是生命的流韵,是文字的潇洒。有鉴于此,授予李银昭《看雨》川观文学奖(2022年度)散文奖。


周吉敏 《半山记》

自古以来,浙东山水及其文化积淀,就成为文人墨客寻幽访古、山水朝圣之所在。周吉敏的文字,一如此地自然人文,文气绵亘,古韵悠长。这里有历史,但历史自然地融入了如诗如画的风景之中;这里有哲理,而哲理也化进了人间烟火气里。作者描述细腻,感悟率真自然,手法节制而成熟,犹如“半山”之意象,一点一滴融入氤氲雾气之中。有鉴于此,授予周吉敏《半山记》川观文学奖(2022年度)散文奖。


四川在线记者 余如波 视频 周芷冰 海报制作 丛雨萌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