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吴梦琳
12月5日-8日,由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指导,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宜宾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23年文化和旅游产业赋能乡村振兴人才培训班在四川宜宾筠连县春风村政学院举行。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2022年,文化和旅游部等六部门印发了《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通过人才、资金、项目、用地等一系列政策举措,激发乡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发挥文化和旅游产业对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带动作用。今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实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计划”,文化和旅游部会同教育部、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启动了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工作。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举办本次专题培训班,目的就在于进一步提升思想认识,不断凝聚共识,探索发展路径,努力发掘和打造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工作的新样板,促进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实现乡村振兴。
据悉,此次培训班汇聚了来自贵州、云南、重庆、西藏、新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山西、广西、福建等地文化和旅游部门相关负责人,以及四川21个市(州)文旅部门相关负责人等,通过“理论教育+互动教学+现场教学”等方式,共同探索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工作的新样板。
此前,文化和旅游部等多个部门共同遴选出首批63个全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名单。四川共有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壤塘县两个县入选。会上,北川和壤塘特别进行了经验分享。
北川探索以石椅村为代表的禹羌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发展模式,打造了“非遗+旅游”“文化活动+旅游”“生态农业+旅游”三大特色产业,推动融合创新、转化利用。位于川西高原的壤塘,拥有丰富非遗资源,推出以藏族多元民俗文化为特色的乡村旅游,打造以4A景区、非遗小镇、传统村落为代表,以原真性非遗文化资源为依托的高原特色旅游,形成一年四季皆可游、独具吸引力的新型文化旅游目的地,推动文旅融合发展。
作为此次培训活动举办地,筠连县近年来文旅产业助推乡村振兴发展中也亮点频频。筠连县相关负责人介绍,围绕“农旅富县”发展思路,着力打造“丝路寻梦、奇泉溶洞、康养避暑”三条文旅主线,文化旅游点亮了乡村“美丽经济”,带动了乡村的人气和财气,成为农村经济增长新引擎。培训活动期间,还特别前往筠连县春风村多个点位开展现场教学。从一个曾经贫瘠落后的“石头村”,到如今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天府旅游名村,春风村在打造三产联动推进乡村振兴中摸索出了独特的“新时代的春风经验”,并在多地进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