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上草|曾蒙:州河诗章(组诗)

2024-01-23 09:35:06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黄勇

曾蒙

汹涌

将就着靠近,州河拥有夕阳下笼罩的秘方,
我们在鹅卵石上欢快地摔打童年
和夏天的炙烤。
下去,下水去,游泳有着至高的命令。
一望无垠的河面再宽也能够游过去。
水,格外的柔软,
当然,也格外的汹涌。

故乡的各项指标,仿佛网兜一样勒进
手指,宛若炊烟、乡间小路、菠菜
或者苦瓜。冬天的冷,红肿的双手,
操场上的课间操
一直延伸,延伸出村庄
泥泞的上坡路。
泥泞里的漩涡,绵绸般湿润,揉搓着脚掌。

那漫山的庄稼和蔬菜,
运输来了细雪,也包容了酷暑。
一条河,隔开了彼此,
既让我认识了乌云,也认识了一个
晃着头走路的吴姓老人。
他摇头晃脑的习惯一直坚持到
我离开学校,坚持到死。

同学

那一年,最高的地方就是脊背。
我也羡慕满河边的鹅卵石,我也缄默
一整夜。河石坝州河的船,没有晃动
我们没有说几句话。却假装聆听
汩汩流淌的河水发出轻柔的响声。

多年后,我还能记起你孩子似的脸
白得近乎纸张,白得如同空气
一样通明。
那一年,你辍学,去了远方。
那一年,没有谁认识泥泞途中跋涉的你。
一个少年。已相当成熟。
我不知你怎么办,也不知我怎么办。
每当我经过你家的房屋,
担心你突然从竹林里出来,
我害怕见你。我都绕道而行。

而你去了陌生的河石坝。
我也快高中毕业。然后离开故土,
此后一别,再无相见。
兄弟,我有时在梦中见你挑一箩筐,
沿街叫卖。多年后,我跟小学同学说起你

他说见到过你叫卖的背影,老了瘦了。
此时,夜晚的州河清风拂面,
通川桥的灯光延伸到城市的另一面,
凉意从没有在脚底升起,太阳
也不是天天友善。没有谁带走最高的脊背。

视线

更远的还是河面上的石头,
那么坚强与干脆,
它干脆得远离了岸边,
它坚强得离开了我的视线。
我还好,每次见到它平静的样子,
就是州河的样子,
没有多余的言语
没有多余的悲伤。
不像我时时被春花秋月缠绕,
时常被州河的宽窄去向
而念想。
当我远在千里之外
仿佛聆听到了它清澈的水声,
仿佛看见了不宽不窄的水面
泛起了波澜。
甚至,除了它的才华
没有任何炫耀
能让今天如此安宁
与心静。

黑与白

那跳动的灯火,将波纹重新梳理。
河边的船更加冷静,
风从旁边吹开了裂纹,
州河停在河中央,静止不动。

夜里的河水抽打着桥墩,
朴素的声音延伸出小城的水泥路,
当它转身,我并没有分辨出
黑与白、白与黑之间的差距。

其实这就是河水给予的回馈。
冬天寒风凛冽,呼啸呜咽,
倒是春风一吹,路边的人
仿佛大病初愈。

那腾空的草地,朝着迎面而来的
河流,先后都投入了
过多的力气,震耳欲聋的雷声撕开了
无数面孔,看起来有些着急。

视角

宽阔的河面没能挡住童年的视角,
那轻柔的波澜
往往能推动庞大的游轮,
绝不颠簸的水路
没有一滴水能为它生气。
州河以自己的力量从上游来到了下游,
我也经历了它的半个人生,
它的悲歌既壮烈也平静。
多年后,我走过的长江和嘉陵江
都在朝它呼唤,
一直呼唤。我想在它身边
睡上一晚,听听水声,
听听转角处浪花翻卷的轻微声响。
我经历了无数的态度
和生命哲学。
只有它能教会我沉静、沉积和
冒险的精神。
只有这种精神和性格,
才能立足更大的河面,
才能修筑更大的桥梁
承受住来自各个方面的击打
和卑微的存在,像一滴水
修饰不了自己,但能诘问
执拗的灵魂。

家书

风能吹走身体、粮食和猪肉。
我守护的二两牛肉饺子
有着出其意料的香味。
那扁平的小县城,满园飘香,
我完全被沦陷,
这尘世的美,居然在舌尖中见证了
更真实的投诚。
无非你能辩驳这火热的一天
挣扎的一天,
味蕾的一天。秋后的风格外刺目
午后的阳光也格外刺目,
昼夜不停,
你坚强的背影支撑起了一个家庭,
一个院坝。
你诚实的付出,让我无言以对。
屋檐下的阴凉,将州河的
尺度再一次加宽,
那浩淼的水域,实在是让我
无法忘却的纪念。
我会还给你更健康的身体
和朴素无华的心跳,
那一眼望不到边的乡愁
迫使我做出检讨,
迫使我修一封家书。

轻伤

当夕阳有了离别的意思,
你还站在那段光辉岁月里,与州河
形成一个参照系。
你是星空下坚硬而又脆弱的
粼粼波光,
也是石头上清澈透明的苔藓。
月光里
你成为最让人头疼的
点点清辉,投递到墙上
变为轻伤和旧仇。
你为某种人物的付出,已成为
教材和经典。
叮咚的泉水和移动的群山
都被封固在丘陵的阵雨中,仿佛
人间被蒸发。
而山的移动也带动了
褐色鸟群,
它们显然将州河设置为另一种
镜面。
静默的时候到了,
请移步月色的栅栏,
让更青葱的水声,伴着河水入眠。

传统

他视传统为尊贵的客人。
他是钟表匠的传人,
常年不开动脑筋,在老街里
走来走去,体察民情。
老街的老不是一般的老,
大部分路段都沉浸在古老
而且不朽的风格里。
他抛弃了个人化,性格变得模糊,
面容也看不太清楚。
我不了解过他的青春
和激情。
我也没看见他创造的奇迹。
他还是乡党,食客,
盖碗茶的倡导者。他休闲的
脚步轻如鸿毛,
他眼里浩瀚的水波
时刻涌上他为数不多的睫毛。
州河昼夜不停
轻柔地流过,将老街
轻轻地抚摸。
这是我见过他温良的时刻,
黄昏在降临,
夜幕将街面融入其中。
他也消失在某一个巷子里
无法自拔。

人生

州河岸边的雪
持续地走过了一生。
州河的岸边,无数的石头
被覆盖上了洁白的雪,
一尘不染,
脱俗,雅致。
我是无数站在岸边观测的人之一,
我有说不出的惊悸。
那最粗壮的树干
不一定是最粗壮的树,
那翘首以盼的不一定是
最浅显的岩石,
风吹日晒,成就了周围的肤浅
或者深沉。
我走过的小学校,依然书声琅琅
毫不畏惧,
那样的声音一再告诫我
一定要好好坚信
积雪的持续和恒久,
积雪的短暂和停留,
不是因为寒冷,
不是因为简单,
而是一种承诺和担当。
被雪覆盖的州河,
一样会在寒风中卷走自己
漫长的生命。

戏剧

州河的坡度极其有限,
我看着奔涌的河水有时真的想哭,
我看着颠簸的渡船
仿佛我颠沛的一生,不由得想哭。
我没有不哭泣的理由,
仿佛我童年的路
已经通向了我的晚年。
如今,我在大峡谷里迎接住了
更艰难的人生和挫折,
最没有人情味的寒冬腊月
仿佛关闭了窗户,
只让我靠近,
不让我远离。远离的那些只有风
和风中的声音,
那决绝的回响,仿佛水中的故事,
仿佛故乡州河中沉淀的真理
和泛滥的悔恨。
我不得不亲近夕阳下的州河,
波光粼粼,
栩栩如生,我没有更好的办法解决
自己曾经的热爱和憎恨,
那些飘扬的往事
将一一上演更加出色的戏剧。
只有我,还站立在童年的位置
翘首以待,
沉默无语。

桥头

我一直走在州河岸边,
那巨大的石头,一直没有停止饮水,
它饥渴的样子令人动容,
不管是酷暑还是寒冬。
州河边的水
如此清澈,仿佛能照见每一个人的
脸和内心。
身后的青冈林和松林
还是渡市镇的哨兵。
那山间小路,我去过一次
清晨里的雾气
仿佛腊月里的梅花,
没有香气也胜似香气扑鼻。
我不能与腊肉为敌,
这样的味道能在口腔里
长久回荡。
我能看见的山峰,长久地倒影在
州河的波纹里
晃动不已。
惟一的桥,连接起我回家的路,
这样子的桥,
让泥泞成为了记忆。
每当我从桥头上走过,
仿佛在对我低语,
究竟说了些什么,到现在我
都没有听清楚。

过往

从没有认为州河是一厢情愿的,
它的沉默和寂寞
是自己认可的。它的喧嚣也是
自己真实的反应。
不管是什么障碍
它都能化解,都能接受。
从没有分裂州河的清晨或者傍晚,
我喜欢它清晨的卓越
傍晚的宁静。
它凝视着我,仿佛凝神贯注
每一种微生物和水下的泥沙,
那离泥沙最近的植物,
也有离别的滋味。
每一粒水
都能分解乡愁,都能聚集人气。
我不能走开,
即使夕阳也有自己的思想,
即使断桥也有战斗的勇气,
我都是州河边不太显眼的追风少年,
沉默的少年,
凝重的少年。
随着风的走向,雪的走向,春风
和大河的走向,
慢慢沉浸,慢慢消失的现实
和过往。

作者简介

曾蒙,著有诗集5部,作品入选多种选本,部分作品国外发表和译介。《南方艺术》网站创始人。现居四川。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