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东方大港》剧照
四川在线记者 薛维睿
1月2日至3日,京剧《东方大港》在成都东盟艺术中心上演,亮相第十届中国京剧艺术节。该剧由青岛市京剧院优秀中青年演员苏旭、白入夙、刘佳领衔主演,讲述山东港口集团青岛港总设计师张连钢及其“连钢创新团队”自主创造智能无人全自动化码头的坎坷历程,以京剧艺术语汇生动展现当代海港人的艺术群像。
海报
舞台上,以连钢创新团队为核心的主要人物依次出场,他们既是奋力拼搏的港口人,也是家庭中的丈夫、妻子、儿子。剧情通过感人至深的情节展开,给坚硬的工业题材包裹上温情外衣,戳中不少观众泪点。
京剧《东方大港》剧照
京剧从表现古代生活的舞台实践中形成的艺术语汇,如何展现表现反映科技进步、工业发展的工业题材?据《东方大港》主创人员介绍,该剧在美学特色、音乐呈现、舞美视觉等方面创新,在恪守京剧本体的基础上寻求新颖的时代表达。
当晚演出中,舞台场景复杂多变。从港口、医院到家中,除了以多媒体大屏予以点缀以外,不少场景通过演员唱念做打的表演,达到“瞬时时空转换”的效果,展现了“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舞台效果。
京剧《东方大港》剧照
“京剧凝结中华民族美学精髓,以程式性、虚拟性、写意性呈现舞台。”主创人员介绍,京剧《东方大港》既保留戏曲的假定性、虚拟性的本质特征,又将时代特色镶嵌其中。舞台上景随人迁,依靠演员的表演带出具体场景,调动观众的想象力,通过观演双方共同完成从抽象到具象情境的构建。
在音乐创作方面,该剧也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为观众带来极具“当下感”的音乐体验。演出中,观众既能领略原汁原味的京剧唱腔的美,也能听到柔美深情的小合唱、大气磅礴的大交响,以及科技感十足的电子音乐。
该剧作曲朱绍玉表示,《东方大港》运用“电音+戏曲+交响”的模式,大量使用交响乐铺底,融入“电音”的音乐创作手法展现青岛港的智能化。为了更贴合当代人的审美需求,音乐中还大量使用了钢琴、大提琴、小提琴的独奏以及通俗女声小伴唱来展现当代生活中柔美的一面。
连钢团队测算验证场景、集装箱三维立体呈现,《东方大港》充满现代工业科技感的舞台也让观众眼前一亮。在舞美视觉呈现上,该剧打破观众对于传统京剧的刻板印象,除了传统的一桌二椅,《东方大港》利用多媒体影像加以辅助,更直观形象地表现当代科技的发展,既保持京剧的写意简约的特性,又能体现出科技感、智能化的新时代海港风貌。
演出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