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边钰
人物名片
蔡东洲,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蜀道研究院学术院长。主要从事三国文化、宋元城堡、巴蜀文化、川陕苏区、蜀道等研究。曾获“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硕士学位获得者”“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荣誉称号,荣获四川省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次、二等奖2次、三等奖5次。
回溯2023年,蔡东洲用“不平凡”来做总结。2023年7月2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翠云廊视察。蔡东洲参与了当天的讲解工作。
至今回忆,种种细节仍历历在目。从翠云廊得名由来,到大柏树湾里的古柏故事……“没想到有机会给总书记讲解古蜀道和古柏的故事。”蔡东洲感慨:“虽是讲解,但我感觉更像是陪总书记在古蜀道上散步聊天。”
步履不停 且看一色郁青苍
“衔空三百里,一色郁青苍”描绘了翠云廊的秀景。作为蜀道上的一颗明珠,其若绿色长龙,蜿蜒青山中。
谈及自己对蜀道的研究,蔡东洲打开了话匣子。他介绍,自己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研究宋金关系、三国文化、宋元城堡、宋蒙战争等。蜀道是绕不过去的一个话题,很多三国人物和重大事件都和蜀道有关系。如刘备4次经过翠云廊;蜀丞相诸葛亮率军伐魏时整修蜀道,保证行军与粮草运输顺畅……此外,无论是宋金对峙、宋蒙战争研究还是宋元城堡调查,蜀道成为一个绕不过去的“路”。为此,近十余年来,蔡东洲团队索性转而以蜀道为题。
翠云廊古道。川观拍客:武丕星
这一研究,反而让他发现了潜藏其中的不少“瑰宝”。他记得,约10年前,他爬上位于四川省达州市开江县与宣汉县交界处的峨城山山顶。这里有一座被岁月遗忘的古庙。“这些历史遗存藏着历史信息,若一直无人关注,甚为可惜。”为此,他的团队两次登顶,对这座古庙进行考古调查,并形成调查报告。在陕西略阳县,他还偶遇赞誉南宋四川宣抚使安丙生祠的残碑……
在蔡东洲看来,这些历史的印记,让他感受到行走的力量。只有行走蜀道,才能将从书本上获得的知识和实际更好地结合起来。
皓首穷经 踏遍青山正当时
在蔡东洲看来,蜀道是一条接古续今的历史大道。这里,有“五丁开道”的传说,有“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也有各类文明交融交流的历史。行走其中,人们能深切感受到历朝历代官民护路爱树的传统。他介绍,中国从先秦时期就有种行道树的传统。明代开始颁布实行的官民相禁剪伐、交树交印等制度,更是护得一山青绿。
他透露,今年,蜀道研究院将积极参与省文物局指导下的蜀道考古调查工作,着力于米仓道的调查研究,同时开展蜀道三国文化研究。新一轮的蜀道调查研究,将为蜀道文化遗存的保护和利用,以及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工作提供更有力的支撑。此外,配合多方,他们还将制作纪录片,让更多人了解这条历史大道。
蜀道万里从头越,虽然已到花甲之年,蔡东洲却干劲满满。在他看来,踏遍青山正当时,未来希望自己的学术研究成果,可以为蜀道的保护利用提供参考。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