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丽
小时候到了元宵节,村里会举行赛花灯活动,就在村子里的小广场上,拉上几排架子,挂满各式各样的自己制作的花灯供大家品评鉴赏,还有村里组织的秧歌队烘托气氛,又唱又跳,热闹极了。
赛灯会在临近元宵节的前几天就开始准备了,各家各户会早早备好材料制作花灯,村里的大喇叭也会喜气洋洋地播放与元宵节有关的儿歌:元宵到,观花灯,扭秧歌,踩高跷,大街小巷真热闹。
制作花灯时,全家人都会参与,从设计造型、扎骨架到裱糊,再到给灯面涂色,大家会集思广益,尽可能让花灯漂亮别致,好在赛灯会上赢得好彩头。一般人家都会制作简单的四方形或圆形花灯,在扎好的骨架上糊上一层宣纸,再在宣纸上描上漂亮的花卉或动物,四角垂下各种颜色的穗子,简单大方。还有几家会合作制作花灯,做出一些造型复杂的花灯,比如兔子灯、蝴蝶灯、老虎灯。我记得每年做花灯时,母亲会给我们几个孩子用边角料做几个拳头大小的小圆灯笼,红色的灯身,下面垂下一圈黄色的穗子,拎在手里,提着玩正好。在做花灯的日子里,孩子们最高兴,唱着儿歌东家走西家窜,早早地就看遍了各家各户的花灯,而且还会私下里讨论谁家的花灯最漂亮,谁家的花灯会赢得头彩。
到了元宵节那天,大家一大早就把自家做的花灯抬到广场上挂起来,花灯造型各具特色,颜色也五彩缤纷,远远望去像一朵朵开放在春天枝头的花儿,让整个广场都生动起来。人们喜气洋洋地打着招呼,同样也会抓紧最后的时间给花灯做美丽的装扮:装蜡烛、挂穗子、再给花灯涂一遍颜色……
赛花灯的重头戏是在晚上,当那些花灯一盏盏亮起来,广场就变了样,红的、粉的、白的、圆的、方的、小兔子、大老虎、小蝴蝶……各式各样的花灯在灯光的映照下变得既美丽又神秘,一阵风吹来,那些花灯都跟着摇晃起来,小兔子、大老虎都跟活了一样。孩子们提着小灯笼在人群中窜来窜去,大人们则认真观摩着各家的花灯,是投给小兔子一票,还是投给大老虎一票呢,那边的异形花灯也不错,还有那边的蝴蝶花灯,做起来费不少心呢……而且每个人心里都开始盘算起来,明年也要做个新颖独特的花灯,好好高兴一下。秧歌队也开始操练起来,锣鼓声、说笑声将喜庆的元宵节衬托得更加红红火火。此刻,没人关注花灯票数的多少,都跟着欢快的鼓点跳起了秧歌。接下来还有猜灯谜活动,村干部会站在广场中央现场出谜语,下面来抢答,答对的会有一个小奖品,这样谁也没法作弊,我最喜欢这个环节,每年赛灯会的谜语我都能答出来很多,也收获了很多肥皂、牙刷、毛巾、牙膏等小奖品。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每年元宵节,村里都会举行赛灯会,只是后来人们不再自己制作花灯,都是跑到集市上买现成的。买来的花灯也不再是单一的宣纸花灯,各种材质的都有,还有带声响的,一扭开关就会叮叮咚咚响起音乐,还能变换颜色,看上去十分漂亮,但我却总觉得少了儿时赛花灯的乐趣和美好。
后来因为工作原因,我离开了故乡,许多年不再参与村里的赛花灯活动。每年元宵节,我都会给母亲打电话,她总是将村里赛花灯的热闹讲给我听,听着母亲娓娓道来,仿佛儿时那些热闹的场景又出现在眼前,那一盏盏花灯慢慢地在记忆深处亮起来了,同时亮起来的还有越来越近的春天……